三四德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章 想白拿就直說,盜墓:下九流,三四德七,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場的人們恍然大悟,原來這就是傳說中的龍脈啊!
這麼一瞧,風水這門學問似乎也不是那麼遙不可及。
然而,正當一些人心生輕視之際,抬頭看見張臨手持馬克筆,環顧四周,頓時,他們又想起了之前被張臨的高超技藝震懾的恐懼,想起自己明明看著張臨畫出了寶眼,卻還無法看出龍脈的尷尬。
歸根結底,不懂的人覺得難,懂的人則覺得易如反掌!
當張臨沿著海岸線標出潛龍出水之處,多數人已經能看清龍脈的走勢。
不過,仍有少數人空間想象力欠佳,不管張臨畫得多清晰,他們都無法辨識。
直播間裡,也有人一頭霧水:
“哪裡像龍,我怎麼看不出來?”
“……這都看不出來?你這輩子和風水無緣了。”
“啊,我也沒看出來啊!只看到一條線,完全不像龍。”
“所以張先生才說需要空間想象力!”
“汪藏海確實牛,這幾個寶眼是關鍵,連線起來,龍脈就有骨架了。”
“但我很好奇,龍尾出水點在哪裡?我地理太差了!”
“這都能看出來?那不就是西沙群島嗎!”
“我去,還真是西沙的某個地方!”
此刻,許多人已發現張臨最後定點的地方正是西沙!那裡是一片海域,散佈著無數小島,美景如畫,但並非普通人可以輕易到達的地方。張臨定下這個點後,不少探險公司立刻著手依據地圖尋找確切位置。
劉教授此刻內心激動不已。張臨這手大頭風水不僅揭示了汪藏海龍脈寶眼的秘密,甚至張臨似乎清楚每個寶眼的精確經緯度!這簡直是超凡的技藝!
連科學家出身的劉教授也被大頭風水的奇妙魅力所震撼,難怪歷代帝王都對其推崇備至!想象一下,帝王與風水師站在山頂,俯瞰壯麗江山,風水師只需一指點出,就能展示出完整的龍脈,何處藏風聚氣,風水師也能一語道破。對帝王而言,這就是窺探天機的秘法!而大頭風水術關乎天下運勢,帝王怎能不重視?
汪藏海的地位由此而來!劉教授立即發問:“張先生,您標記的位置在西沙嗎?”
張臨點頭道:“沒錯,龍脈尾部的寶眼就在西沙某處!”
“按照汪藏海的習慣,廣希臥佛塔是佛塔地宮。”
“戰國魯殤王墓是諸侯墓。”
“西沙的寶眼必定不同尋常,性質應與前兩者有異。”
“我推測,它可能是一座墓,但屬於哪個朝代,屬於誰,就不得而知了。”
“答案,恐怕只能靠劉教授你們來尋找。”
劉教授聞言陷入沉思,未作回應。這時,平時寡言的楊露絲突然喊了張臨一聲:“張先生!”
搬山魁首開口,眾人頓時精神一振!搬山一脈擅長地下探險,楊露絲出聲必有深意。而且,搬山一脈不同於常人,她作為魁首,問的問題想必有一定水準。張臨見狀回應:“楊魁首有何高見,請講。”
楊露絲微微點頭,接著問:“我看張先生的大頭風水秘術,令人驚歎。”
“我們搬山一脈不擅長此道,恐怕只有摸金校尉能與張先生一較高下。”
“尋龍點穴雖非我們搬山的強項,但在倒斗方面,我們義不容辭。”
“張先生所定的寶眼,我已計算過,那裡並無島嶼。”
“所以,難道張先生所定的寶眼,是一處沉船葬?”
沉船葬?!這個詞讓眾人面面相覷,大多數人都未曾聽說過,紛紛議論起來。
“沉船葬?沉船也能做墓葬?”
“真的假的,這也太奇幻了吧?”
“船沉在水裡,怎麼埋人?難道也像陸地一樣封土?”
“那土不會被洋流沖走嗎?屍體不會浮起來嗎?”
“也許是屍體腳下綁了鉛球?”
“噗,你能靠譜點嗎?那是墓主人,又不是犯人,綁什麼鉛球,合適嗎?”
“看來,這位搬山魁首真有兩把刷子,提出的墓葬形式我們都聞所未聞!”
聽到大家的討論,張臨心中有了數。沉船墓葬對大眾來說確實新奇,但這正符合汪藏海的獨特風格,儘管罕見,放在他這裡卻毫不違和。現場觀眾議論紛紛,就連劉教授聽到沉船葬也頗感驚訝,他驚歎地問楊露絲:“楊魁首既然提到了沉船葬,是否見過此類墓葬?”
楊露絲回答:“我未曾見過,是我們搬山一脈的前輩遇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