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德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8章 立即撤離,盜墓:下九流,三四德七,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難怪那天師讓大家下水後,要把那些碇石全都用繩子串聯起來,並且在中央做了標記。\"
\"哎,這招數,我們不明白也就罷了,沒想到陳教授也是一頭霧水。\"
\"那天師更是惜字如金,只命令我們照做,卻不解釋原因。\"
\"經張先生這麼一提點,我才恍然大悟,原來是為了找尋那個墓葬的位置啊!\"
\"看來這位張天師確實有兩把刷子,光憑一眼就能找準方位。\"
大夥兒正熱議著,突然有人盯著直播大喊:
\"瞧瞧,他們發現木頭了!他們真的發現了木頭!\"
瞬間,現場氣氛熱烈起來,依照張天師指示的位置定點挖掘,果真挖到了木頭。
陳教授與其他幾位專業人士依據這個定點,運用傳統定位方法,竟定位出一個像“土”字形狀的巨大地下宮殿!
初步觀察,這座宮殿由兩個側室、兩個陪侍室、一條走廊和一座後殿構成。
劉教授一邊觀看直播,一邊心中默默地計算面積。
經過計算,發現這座宮殿建築面積約有一千多平方米!
其中,後殿規模最大,長約三十多米,寬逾十米,應該是主墓室無疑。
劉教授得出這個規模的資料後,心跳不由得加速。
這麼龐大的宮殿,規模幾乎可以媲美皇陵了。
西周時期的墓葬哪怕挖到底都沒有這麼大,那可是真正的帝王級墓葬。
顯然,這個海底墓非同尋常。
如果僅靠汪藏海這位風水大師,恐怕難以建造出這樣規模的墓葬。
看到考古隊透過直播找到了墓葬地點,並依循傳統方式粗略估算出了地宮的規模,觀眾們無不激動不已。
張臨也滿臉欣喜地說:“看來這次考古隊運氣不錯,一下子就找準了位置呢!”
“但是這沉船葬結構,最怕的就是水啊。”
“目前考古隊還不清楚下面的冥殿是否已經滲水。”
“如果已經進水了,那倒是好辦,打個洞進去就行了。”
“但如果下面是封閉的墓室,那就麻煩了。一旦被鑿穿,海水湧入可能會引發災難性的後果。”
“我們的考古工作不是搞破壞,得根據實際情況審慎行事……”
正當張臨講述這些難題時,會場裡已是一片驚呼聲。
各種惋惜與驚訝交織,轉瞬之間,會場內充斥著倒吸涼氣和嘆息之聲。
劉教授立刻起身,對張臨說道:“唉,也不必再多想了,考古隊顯然是來晚了一步……”
“他們在墓牆外層發現已經被人為開啟了一個洞口,顯然有人已經提前進入了!”
張臨頓時明白了,有人搶在了考古隊之前捷足先登。
實際上,也不足為奇。
當張臨確定寶物所在位置的那一刻起,就有探險公司火速趕往西沙海域。
相較於國家考古研究院,他們的動作可快多了。
果不其然,他們率先找到了沉船葬並打了洞進去。
有些人甚至可能為了能提前進入海底墓穴,不惜放棄了一些安全措施。
因此,考古隊除了遭遇一條鮫魚外,再也沒有遇到其他襲擊。
可能這些人經過權衡後,還是認為長生不老藥更為重要。
如今得知已有他人闖入墓葬,時間就再也耽誤不得了。
在直播中,陳教授已經開始在水下通訊裝置中作出安排。
“所有人都檢查一下自己的氧氣瓶和其他裝備,我們準備進入墓穴!”
安排完畢後,幾位考古隊員率先沿著那個洞口鑽了進去。
一進去就開始向陳教授報告情況:“教授,這是個雙層墓牆構造!”
“裡面的內層墓牆並未遭到破壞,但現在內外兩層之間的空隙已經被海水填滿了!”
聽到這個訊息,所有關注直播的人都緊張起來。
若是海水完全灌入墓室,裡面的文物必然遭受致命損害!
許多人憤慨至極,紛紛破口大罵,指責那些先進入者是盜賊、是犯罪分子。
即使在鼓勵民間參與考古活動的華夏,這種不顧後果破壞古墓的行為也是違法行為。
很多人擔憂,海底墓是否會因此而毀於一旦。
就在這時,直播畫面中傳來了張天師的聲音。
“大家不必過於擔憂,這種雙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