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德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1章 肯定成功了,盜墓:下九流,三四德七,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星光閃爍的虛擬空間裡,楊露絲的眼眸閃爍著智慧的光輝,隨後她的嘴角勾起一絲微妙的笑意。
她已領悟到張臨所提及的那個來自遙遠傳說的角色是誰了。
心中暗道:果然,這個比喻恰如其分。
兩者之間的相似程度驚人地一致!
孫教授幾乎瞬間捕捉到了線索,“張先生說的應該是猶大。”
再無其他可能的答案。根據張臨的暗示,加上壁畫中這位奴隸此刻的反應,一切都水落石出。
背叛、賄賂、秘密行動,這一切都記錄在這幅壁畫中!
張臨指的正是《最後的晚餐》中那個握著錢袋偷偷窺視的人——猶大!
在新月虛擬餐廳,很快有人領悟過來,連忙舉手發言:“張先生,是《最後的晚餐》,對吧?這個人的反應和達芬奇畫作中的一模一樣。”
聽眾的文化水平各不相同,觀看直播的網友們亦是如此。
有人早早地察覺到了,也有人在聽到猶大這個名字後恍然大悟。
【經此一提,我想起來了,兩幅壁畫的確如出一轍,表情非常相似。】
【但這意味著什麼呢?如果只是一個叛徒,張先生直接說就好了,為何要提到猶大?】
【難道西域和西方的這兩幅壁畫之間存在某種聯絡?】
【不可能,這幅壁畫至少有千年歷史,怎麼可能與那時有關聯。】
【沒錯,別說地域差異,時間跨度也非常大。】
新月虛擬餐廳的觀眾們也產生了同樣的疑惑。
“張先生,您特意提到這一點,是不是想說兩者之間有某種關聯?”
張臨無奈地一笑,連忙揮手否認:“大家別亂猜,我的意思其實很簡單。首先,這個人是個叛徒,所以我以猶大為例。”
“其次,這幅壁畫至少比西方的早六百年,所以那時我們的畫工技藝就已經超越了所謂的文藝復興時期的西方人。”
“更何況,《最後的晚餐》出自名家之手,而這幅壁畫只是工匠之作。”
話音剛落,新月虛擬餐廳內的人們先是愣住,緊接著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
“張先生說得真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