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浮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頁,猶帶昭陽日影來,木浮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rdo;尚睿笑笑,不置可否,只是抬起手彈掉她肩上的雪花。他突然就想起在頤山遇到的那個女子,還有那塊玉佩,轉過話題說:&ldo;你見過朕的二哥吧。&rdo;瀟湘對這突如其來的問題,情不自禁地&ldo;恩&rdo;了一下。尚睿的二哥便是先太子。&ldo;上次菁潭向朕提了些舊事,他們都不敢對朕說,所以朕想問問你。&rdo;她倏的一怔,問尚寧太子的事情?&ldo;二哥的那個孩子,你見過沒?&rdo;&ldo;未曾見過。&rdo;&ldo;哦,那就算了。&rdo;尚睿淡淡說。清晨,剛過卯時夏月和店鋪裡的夥計一開門便見一位年輕男子早已經侯在門口。那男子穿著一襲尋常的藍色長衫卻難掩身上儒雅之氣。&ldo;先生今天這麼早。&rdo;荷香歡喜地說。夏月也點點頭,&ldo;穆先生。&rdo;穆遠之,是今壽堂裡請的坐診大夫,他脾氣平和,待人和善,所以店裡的人都喜歡他。穆遠之剛剛坐穩,沏好的茶還沒來及得入口,夏月便抱著書來問。&ldo;先生,早些日子學生讀到《金匱要略》裡說黃癆病可開方以青蒿為主,配以梔子、大黃遣藥數劑。可我又聽趙大夫說他用此劑數月,病人不見好轉。是藥劑有誤還是用法不當?&ldo;閔姑娘的看法呢?&rdo;穆遠之問。夏月沒有立刻回答,若有所思地說:&ldo;《金匱要略》裡一貫稱青蒿,卻獨獨在提到黃癆病是用茵陳一詞。雖然世人都曉得青蒿是官話,茵陳是民間稱謂,但是用在此處卻很奇異。我後來問伍大爺,他說在他們南域家鄉茵陳一詞有時候特指的是三四月的春季剛剛發芽的青蒿。&rdo;穆遠之頗為讚賞地微微一笑,&ldo;不錯,此處的青蒿應用三月鮮嫩的青蒿曬乾入藥。只是黃癆病在京城北地不多發故而很多大夫偶有誤用。其實青蒿,木香等藥雖然物盡相同但是若是摘採時日不當,則效用全無。&rdo;&ldo;哦。&rdo;夏月點點頭,蹙眉又問:&ldo;學生還有一問。有病症面赤心煩,甚則煩躁,厥逆,口燥舌赤,脈數身熱,是否是蟲積有蛔?&rdo;&ldo;是否食則腹痛,不欲飲食?&rdo;穆遠之呷了口茶。&ldo;對。&rdo;&ldo;那就是了。應上十味,異搗篩,合治之,以苦酒漬烏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飯熟,搗成泥,和藥令相得,內臼中,與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飲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rdo;夏月迅速提筆記下。此刻,有個老婦人抱著個小孩進店來。&ldo;穆大夫,你給我孫女看看。&rdo;那女孩大概只有兩三歲,大概因為發燒的緣故,一臉通紅。她先是聞到鋪子裡的藥味,警惕地從懷裡探出頭看。環顧了四周,看到那裝藥的櫃子,嘴巴一癟就哭了,&ldo;奶奶,奶奶,梅兒不瞧病!梅兒不瞧病!&rdo;&ldo;好,好,好。不瞧病。&rdo;老婦人一邊答應一邊捋孫女的袖子讓大夫模脈。孩子警覺地尖叫起來,在祖母懷裡拼命掙扎,那叫喊簡直是驚聲刺耳。夏月瞅了瞅那孩子,如今莫說給她把脈,就是讓她安靜下來也麻煩。老婦人不好意思地向穆遠之求助,&ldo;大夫,你看這……&rdo;若是換做以前的趙大夫怕是早就吹鬍子瞪眼,一臉不悅。但穆遠之只是微微一笑,說:&ldo;大娘,不礙事,我來看看。&rdo;只見穆遠之開啟診箱,從裡面拿了個雞蛋出來。夏月小聲對荷香說,&ldo;先生今早又是吃雞蛋?&rdo;&ldo;有福氣。&rdo;荷香吐了吐舌頭。那穆遠之孤身一人在京城行醫,家中既無女眷,也請不起丫鬟和小廝。又對鍋碗瓢盆之類的事情完全不懂。雖說一日三餐都可以在外面湊合了事,但是隨著天亮的越來越遲,這早飯卻也難辦。 後來夏月機靈一動,教了他煮白雞蛋。&ldo;梅兒,看叔叔這裡。&rdo;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