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頁
澀澀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6頁,小秀才和大獵戶+番外,澀澀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張太太這才道:&ldo;安哥兒有所不知,陳恪娘開頭便說了,只要正室所生的嫡女,還要能讀書寫字,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才貌雙全,跟她大兒子有話說的,單單這幾樣,你可知就把多少人給嚇退了?窮人家倒都是正室所出的女子,可窮人家的女兒,哪裡能讀書識字,哪裡能琴棋書畫都會的?&rdo;見林安抽了抽,張太太又含蓄道,&ldo;且,那陳恪娘還有一條要求,她說,新媳婦兒定親時,必須寫下親筆書,家中財產一分為三,除了陳恪那一份,陳恪十四歲的妹子,十歲的弟弟,平均一人一份,新媳婦兒是長嫂,長嫂為母,不但要疼惜弟妹,把弟妹養大成婚出嫁,將來還要照應弟妹所生子女和孫輩,且不得覬覦弟妹錢財。&rdo;林安:&ldo;……&rdo;這陳恪的妹妹,可是都比姝兒大兩歲來著。而且,財產平分什麼的,林安倒不覺得有什麼不對。只是瞧著陳恪娘精明的模樣,家裡的兒女怕也是這樣精明,林安就擔心姝兒鬥不過她。&ldo;姝兒年紀太小,我只打算先給她定親。&rdo;林安委婉的拒絕道,&ldo;我特特去問過,女子過早成婚生子,不但對女子不好,生下來的孩子也容易身子不好。我打算把姝兒至少留到十六歲,再讓她出嫁。待姝兒十六歲,那陳恪怕是都二十歲了,他們家定是不能等的。我看還是算了,再看其他人家好了。&rdo;張太太聽了只覺可惜。畢竟,那可是縣太爺的表弟。如果真能做一門親,她既是媒人,家裡又能和縣太爺攀上親,如何不好?而且那陳恪娘眼看著就要沒了,就是沖喜嫁過去,既為長嫂,還怕那兩個弟妹做鬼麼?不過眼看著林安不樂意,她也沒再說什麼。林婉溫柔,知書達理,嫁妝也是豐厚,張太太還是很滿意這個兒媳婦兒的。而且林安這次若真的中了舉人,那她就真的沒什麼可挑剔的了。張太太這樣想著,和林安又說了些話,就留林安吃飯,讓張燦和林婉去陪他。林安卻是心中著急,生怕等鄉試成績出來,老宅的人要用林姝的婚事拿捏他,乾脆除了每日做夠四個時辰的功課,便直接到處拜訪舊友,常去書院轉,開始到處看人。只是有些事情,越著急,越做不來。二十幾日後,林安到底沒能找到個順心順意的妹夫,只能不太放心的把張燦、林婉還有林姝、林平、秦茂幾個,全都帶到了州府。九月十九,鄉試放榜。林安中了頭名,解元。闔家大喜。九月二十,京城邸報傳來,天子在京中微服私訪時,失蹤,太子監國。 做夢了的小解元天子失蹤,太子監國。林安瞪大眼睛,在這幾個字上看了許久,驀地起身,在屋子裡轉了幾圈,微微猶豫的看向門口‐‐林安這幾年一直在看朝廷邸報,劉夫子和劉夫子的同窗,本州府的同知尹大人,也常常與他說些朝廷的事情。畢竟,就算將來林安真的考中狀元,那也不是一條道走到頭了,那是一條新的路子,是踏進官場的門檻,林安若真只是個書呆子,對官場一無所知,那他大約考中舉人後,就回家繼續種田了。林安現下會發愁,正是因朝廷的事情。當今天子,雖年過六十,但身體極好,真正的文武雙全。幼年登基,十三歲大婚後,就在太后和那時的首輔大人扶持下慢慢掌權。壯年時,更是北打敕拉一族,東驅倭寇,使本朝得了幾十年的和平。可惜人非完人,這位聖上旁的都好,唯獨在後宮一事上,稍有糊塗。聖上和先後十三四歲就成了婚,可是二人卻是相敬如賓,直到聖上三十歲上,後宮妃嬪上百,兒子生了六個,活了三個,閨女生了十幾個,長成的有十個,先後才懷了第一胎,生下來後,正是如今的太子。只是太子出生後,聖上就再不往中宮去,庶出兒子女兒,更是一個一個的往外蹦。原本太子是正統,地位穩固,奈何先後在太子七歲時病逝,聖上忙忙就把給他生了皇長子的他最寵愛的貴妃扶正,做了繼後。再加上太子越長大,那副風流相貌越惹聖上厭煩,又因聖上漸漸老邁,太子卻正值盛年,且受到一眾追求正統的臣子的尊敬,聖上心裡便不舒服,明面上對他最寵愛的繼後生的皇長子,反而更好。太子無論是學識,還是處理政務的本事,都比性格魯莽的皇長子要好得多,可惜聖上最喜皇長子&ldo;直率&rdo;,將皇長子封為瑾平王,瑾平王生下的幾個庶出兒子,俱都早早封了郡王,而對太子,聖上接連甩出數個艱難之事,譬如代駕親征,譬如正值天災之際,令太子前去安民……縱使是太子每件事都做得很好,天子也從不曾有一絲一毫的實質獎勵,對太子所出的唯一庶出子,更是視若不見。如此一來,天子失蹤,眾大臣還好,可是十幾個年長的王爺,怕是俱都會將矛頭指向太子,聲稱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