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樂有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章 那是大唐的不幸,變身武則天,我征服了李世民,可樂有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其實像是這樣的問題,李世民也沒少問房玄齡、魏徵、長孫無忌他們。

然而……這樣的問題,只能說各有各的看法吧,有人說,養百姓最急,也有人說,撫四夷急,還有人說,禮義為急。

像是這種事,其實也沒有一個標準答案,你喜歡怎麼回答,都可以。

如果你是禮部尚書,那你就說禮義為急,如果你是戶部的,那你就說養百姓最急。

反正,你是什麼職位,負責什麼工作的,那你就提什麼建議嘛。

聽到了李世民的問題後,武翊也絲毫沒有表現出無措的神色。

反倒是,那大眼珠子,立刻就轉了起來。

李世民也不得不被她這樣的反應,給驚異了。

不禁心想道:‘她該不會還真的知道一些。’

你還別說!

武翊還真知道,比如說,你兒子李承乾跟李泰之間的關係,才是最重要的。

可問題是……

她不能這麼說啊,第一,這是將來才會發生的事,第二,這會讓自己捲入到不必要的麻煩當中。

所以,她必須得認認真真地思量一番。

看看接下來自己該怎麼說才行。

只見她緩緩踱步,狀有所思的樣子,你還別說,還真挺可愛的。

只是……

若是讓李世民知道她此時此刻想的是他兒子奪嫡之事,估計李世民得氣得吐出一口鮮血。

從一開始的遊刃有餘,到後來的苦思冥想,武翊臉上的表情,李世民都看在眼裡。

因此,良久都沒見武翊發話後,便道:“怎麼,想不出來?”

武翊鄙視他,對著他翻白眼,哼,她是想不出來嗎?

她只是想找到一種能讓對方容易接受的說法而已。

又過了片刻,武翊便道:“妾以為,諸王的事最重要!”

李世民大概無論怎麼想,都不會想到,她竟然會說出這樣的議題。

“哦?”

李世民緊接著便十分不著痕跡地,輕輕地哦了一聲。

以掩飾他心中的驚訝。

武翊見李世民驚訝的神色從他臉上一閃而過,也明白了,自己這議題,絕對是挑對了。

因此……

接下來也繼續說道:“諸王啊,不管歷朝歷代,都是很難解決的問題。”

“如果我沒有聽聞錯的話,那麼,不管是陛下的兒子,還是先皇的兒子,也就是陛下的兄弟,都非常地多。”

“而這些人一旦多了呢,就容易出事,比如說,今日打獵踐踏百姓的莊稼,明日,又與別人一起幹了什麼壞事。”

“可他們又都是陛下的兒子,陛下的兄弟。即便有時候他們真的犯了錯,陛下也不忍心責罰他們。”

“倒不如說,陛下甚至都拿他們沒有辦法。”

“我記得孔子還是誰,曾經說過,父親犯罪,子女不得告發,只得包庇。”

“差不多就是這樣的意思。”

“可若是犯罪、過錯,無法得到指正,甚至,只是小懲一下就算了。”

“被懲罰之人,都未必能意識到自己的過錯,甚至今後還變本加厲。”

“那……這人今後一定會無法調教,甚至是,從此走上不歸之路。”

“比如說,最後造反。”

“陛下以為,您的這麼多的兒子,還有兄弟,有哪一個,您是真的放心對方的品行,相信他今後一定會成為一個好人,而不會造反的?”

“世人都說,家大業大,子孫繁茂才好,然而……這若是生在了皇家,那卻是未必。”

“若是不加以好的教育,這些諸王,一旦長成了壞人,養成了某些不好的習慣,以他們的身份所能做出來的事,輕則魚肉百姓,重則帶頭造反。”

“陛下的兒子、兄弟非常地多,陛下真的瞭解他們,而且,有花心思在他們的教育之上?”

“知道他們的身邊,有哪些賢良,又有哪些,是專門慫恿他們去做壞事的?”

“有時候,兒子、兄弟太多,也不是什麼好事,因為太多了,反倒是不在意了。”

“對他們身邊的人品行,也懶得去了解了,更是懶得去調整、改正他們的不良之處。”

“不過有些諸王已經長大成人,是好是壞,估計也大多都定型了。”

“即便是現如今,再想去改變他們,估計也很難了吧?”

“也只能是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無限繁華

無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