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建國
飛奔的橘有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95章 建國,重金求子後,我靠崽上位了,飛奔的橘有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鎮國公主率眾離京,只在朝中引起了短暫的波瀾,卻並沒有影響到太多的人。
在這座匯聚了世間最高權力的汴京城中從來都不缺乏聰明人,而聰明人最大的特點就是想得多。
對於趙玟被賜予親衛離京,眾人在經過最初的反對之後,很快就有人反應過來。
新皇登基,剛剛掌控住朝政,手握實權的鎮國公主就要離開京城這個權力中心,前往鳥不拉屎的封地。
這很難不讓人懷疑,是不是新皇已經開始對自己這位能力出眾且野心不小的胞妹心生芥蒂?
這種名為縱容,實為流放的手段他們簡直不要太熟悉。
雖然京中一直都有著新皇與鎮國公主兄妹情深的傳言,但皇家的事嘛,大家懂的都懂!
如今太上皇退位,新皇登基,妹妹再是同胞所出,還能親得過皇權不成?
不能用太激烈的手段,自然就是想辦法打發出去了,這點大家懂得都懂。
捫心自問,這要換成自己,估計也得這麼做。
自以為猜到了天子的心思,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地閉上了嘴,並很有默契地不再提起某人。
只有在看向范仲淹時,一些人還是會忍不住在心裡幸災樂禍。
範相公能力出眾,文采精華,哪哪都好,就是不太會教兒子。
眼見著前途大好,就這麼不值錢地跟著人家跑了。
這個兒子算是白養了。
此時的他們已經完全忘了以往將範純粹當作別人家孩子的典型掛在嘴上教育自家崽的時光了,再看向自家吊兒郎當的孩子時都覺得順眼了不少。
不就是多喝了兩杯花酒嗎?
多大點事!
孩子年紀還小呢,再教教就行了。
於是乎,在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裡,汴京城中的衙內們迎來了難得的美好時光,很是感受了一把長輩春天般的溫暖。
倒是輿論的中心--范仲淹本人,他雖然也察覺到了些許端倪,然而卻並沒有太過上心,只是默默將往下派的政務又加重了三分。
這下身邊總算是清淨了,也不會再有人慾言又止地盯著自己看。
感受到久違的愜意,範大佬滿意點頭。
這才對嘛,同僚下屬小心思太多了怎麼辦?
那一定是閒的,多給點活就好了。
這點他還是和新皇學的,如今看來,效果不錯。
先不提大宋的朝臣們接下來又是如何的水深火熱。
另一頭,趙玟自來到封地後並沒有急著馬上向外擴張,磨刀不誤砍柴工的道理放到哪裡都不會例外。
她身先士卒,帶著這次隨從而來的一干屬臣紮根已被正式命名鳳凰城的封地,一心一意地搞起了建設。
在離開汴京之前,她從舒顏和趙州那裡淘來了不少有關基建以及城市建設方面的書籍和資料,這次也都派上了用場。
在眾人的齊心協力之下,再加上來自舒家和親哥的幫助,原本荒蕪一片的鳳凰城幾乎是以一天一個樣的速度在發生著變化。
隨著一項項計劃的不斷落實,鳳凰城的人口也在不斷增多,而朝廷對此依舊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甚至上面還在有意配合。
這使得在十年不到的時間裡,鳳凰城便初現繁華之景。
而與此同時,趙玟也沒有放鬆對於士兵的操練。
她在原有親衛的基礎上,又從北地招納補充了不少青壯,給他們提供嚴格的訓練和充足的營養。
當然,光是這樣還不足以練出一支敢打敢戰的強悍之師。
為了訓練士兵,這些年來,北地大大小小的匪窩和草原上層出不窮的流寇幾乎都被繳了個遍。
大宋的北疆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安定。
十年綢繆,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就在大宋朝廷上下都在忙著規整新近歸降的西南之地時,一條來自北地的訊息傳入汴京,如驚雷般在眾人頭頂炸響。
那位一向放蕩不羈愛自由,總是特立獨行的鎮國長公主終於磨好了刀,準備出兵北上了!
沒錯,如果說一開始還有人搞不清楚狀況的話,經過這些年來的觀察,官家和那位鎮守北地的鎮國長公主之間的默契配合已經足夠讓他們猜到很多。
雖然有些匪夷所思,但排除一切的不可能,剩下的哪怕再荒謬也不由得他們不信了。
此時收到鳳凰城終於起兵的訊息,所有人都有一種終於來了的感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