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報捷
飛奔的橘有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83章 報捷,重金求子後,我靠崽上位了,飛奔的橘有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耶律大石奉命率軍南下馳援,打出了二十萬大軍的旗號,但其實有超過三分之二計程車兵都是透過臨時徵募來的壯丁和牧民。
說來也是沒辦法的事,吃空餉,虛報兵額的事情不光光是在中原王朝才會存在。
遼國雖是靠著遊牧起家,但這麼多年來雄踞北方,拳打回鶻,腳踢高麗,難得有個可堪一戰的宋朝,卻又是個“以和為貴”的。
放眼四顧,當真是高手寂寞,不知道什麼叫對手。
久而久之,難免軍備鬆懈。
耶律大石作為遼國數得上號的名將,一直都知道這裡面存在的問題。只是其中的利益牽扯太過龐大,包括他在內,誰都不會輕易戳破。
如今爛攤子砸到自己頭上,才知道到底有多坑。
只是這會兒已經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更何況現在也不是追究的時候。
於是只得稟明瞭遼帝,又臨時強召了一批農奴充數,如此一來,又浪費了不少時間。
等到帶著烏泱泱的大軍緊趕慢趕地趕到邊境時,大宋又取得了新的戰果,基本上收復了燕雲十六州。
當訊息傳回北境,大宋的百姓們自然是歡欣鼓舞。
但要說這其中心情最為激盪的,還要屬被收復之地上生活的漢民。
自從燕雲十六州淪為遼土,他們這些原本的中原之民也成了最低賤的存在,受盡壓迫,只要是個異族都比他們高貴!
在過去的日子裡,這些流落遼地的漢民就沒有一日不渴望王師的。
可收到的卻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就在他們都快不抱希望時,大宋居然打了過來。
在短短時間裡攻城掠地,以無比強勢的姿態一舉收回了整個燕雲十六州!
只要大宋在接下來的時間裡能抵住遼國的反攻,獲得最終的勝利,那他們以後也是堂堂正正的宋人了,就再也不用受這幫蠻子的壓迫!
接下來的日子裡,將士們第一次感受到了何為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這種來自於百姓最誠摯的認可,讓將士們一時間虛榮心爆棚。
當迎頭撞上耶律大石的軍隊時,都不用上官如何動員,士氣就高漲得嚇人。
在兄妹二人的率領下,一舉擊潰來軍。
戰場邊緣的小山坡上,幾道身影騎在駿馬上,靜靜地看著下方士兵打掃戰場,並不時對還沒死透的敵人進行補刀。
就連王安石的表情都沒有絲毫變化,可見這段時間的戰場歷練對他的影響不小。
“此戰過後,接下來的仗就更好打了,攻下整個遼國也是指日可待。狄將軍,咱們也是時候派人回去報喜了。”趙政朗聲說道。
“太子殿下說的是,至此,末將才總算是未曾辜負官家的期望!”
收復燕雲是大宋幾代人的夢想,如今一朝在自己手中實現,狄青這會兒也是意氣風發。
此戰能打的這麼順利,除了倚仗火器之利以及將士用命外,最重要的便是官家的支援與信重。
君以國事待我,我必以國事報之!
報信官騎上快馬,日夜兼程之下,不過用了七八日便趕回了汴京。
清晨的汴京已經是人聲鼎沸,趕早集的人們一大早便出現在了街頭。
百姓們或是匆匆忙忙趕著奔生計,或是三三兩兩聚在一起邊吃早食邊談論北邊的戰事。
自從宋遼開戰以來,這已經成了汴京百姓最熱門的話題。
和所有皇城根下的百姓都喜歡縱論天下大勢一樣,汴京城的百姓也不例外。
每當有識字之人對著報紙上的北境局勢評頭論足之時,邊上總能圍攏起一大群聽眾。
眾人高談闊論,好不熱鬧。
對於這次朝廷的北伐,百姓們在期待的同時,也隱隱擔憂。
直到--
“報——!大捷!大捷!!狄將軍、太子殿下、鎮國公主大敗遼國,收復燕雲十六州!”身後插著旗幟的信使一路高喊著穿行過市。
當聽清他喊出的內容時,整條街市彷彿在一瞬間被定格,所有人都停下了手中的動作。
等反應過來後,有人直接撒開腿就追了上去。
“等等、等等,小哥你剛剛說什麼,我沒聽清,咱們是不是和遼狗打贏了?”
兩條腿的當然是追不上四條腿的,但這人也不沮喪,邊上立馬有人接上了他的話。
“老兄,你沒聽錯,贏了、贏了,這次我們大宋真的贏了!不僅贏了,就連燕雲十六州都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