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打破迷霧
飛奔的橘有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54章 打破迷霧,重金求子後,我靠崽上位了,飛奔的橘有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兒臣覺得如此做,完全不夠!”
“哦?”沒想到兒子會這麼說,趙禎表情立馬嚴肅了起來,“政兒有何看法,不妨詳細說說。”
趙政擰了擰眉,並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問了在座各位一個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問題:“各位可還記得大宋開國之初人口有多少?”
范仲淹和晏殊都沒有回答,而是看向了東宮眾人,顯然是等著他們開口。
王安石熟讀各種典籍文獻,對這個問題的答案瞭然於心。見沒人回答,他站起來說道:
“大宋初年宋太祖時期,人口總數約為二百五十萬八千九百六十五戶,若按每戶五口人來算,約有一千二百五十萬。”
“那現在呢?”趙政接著問。
離現在最近的一次大宋人口普查是七年前,時間隔的不長,趙禎對調查結果還有印象。
因此不用其他人提醒,他自己回憶了起來。
“朕記得到寶元元年時,大宋人口總數已經有了一千一十一萬四千二百九十戶,若按王卿說的每戶五人來算,約有五千萬人了。”
短短七八十年間,人口足足漲了四倍!
說到這裡,趙禎還有些開心。對於任何一個封建王朝來說,人口增長絕對是一件再好不過的事情。
更多的人口就代表著更多的稅收,更多的兵源,這是一種國力的體現。
同時,人口的繁榮也是盛世的象徵,是對君王治理天下成果的一種肯定。
從大家的表情來看,在座的大多數人都是這麼想的,然而這其中絕不包括趙政。
就是趙玟,她在聽到趙政的提問後,神情也開始嚴肅了起來。
趙禎發現了好大兒的異常,不解地問道:“怎麼了,人口增長難道不好嗎?”
趙政沉默良久,才道:“爹爹,我們都知道,百姓失地與土地兼併脫不了關係,這種狀況越到王朝後面只會越發嚴重,直至引發不可測的後果。
然而,在我看來,百姓失地除了土地兼併之外,還有一個大問題,那就是盛世人口太多了!”
晏殊皺眉,“盛世人口多是好事啊!”人口不多那還能叫盛世嗎?
對此,趙政只是搖了搖頭。
“好,哪裡好了?盛世人口繁茂,也就意味著生孩子的人越來越多,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口將會以一種極其誇張的速度增長。
可是土地就這麼多,土地上的產出也就這麼多。就算如今有了孃親提供的高產良種,但它的產量依舊不是無限的,多出來的人口要怎麼養?”
“這是自然規律,就算是歷史中所有的明君賢臣齊聚一堂,也是解決不了的。”
這個道理很簡單,但在捅破這層窗戶紙之前,根本就沒人想過。
畢竟多子多福多人口才是好的理念已經深入了所有人的骨子裡,小到一家一戶,大到一城一國。
就像1加1等於2一樣,所有人都理所當然的認為1加1就應該等於2,在數學家特意提出這個問題前,沒有人會去想為什麼1加1要等於2,也沒人會去想這麼算到底對不對。
事實上,若不是舒顏曾經給的那些書籍,趙政也從沒想過這個問題。
畢竟在他前世,中原幾國常年混戰,每年那麼多男丁戰死在戰場上,人口從來都只有不夠,沒有嫌多的。
尤其是大秦,征戰六國、防備外族、建造長城......哪哪都缺人,土地不夠耕種的情況根本就不存在。
他鼓勵生育都來不及,還真的從來就沒想過如果人口太多了會怎麼樣?
在趙政提出這個說法後,眾人瞬間覺得眼前彷彿被剝開了一層迷霧,豁然開朗了起來。
也不顧趙禎還在場,晏殊猛地站起身,神情激動地在場中來回踱步,口中不斷喃喃:“原來是這樣,原來是這樣,這就是所謂的盛極必衰嗎?!”
盛極必衰!
這四個字彷彿一記重錘狠狠地敲打在趙禎心上,他深吸口氣,攏在袖子中的手掌猛地握緊。
與晏殊相比,他內心收到的震動才是最大的。
在當阿飄的那段時間裡,他親眼目睹了包括大宋在內三個王朝的滅亡。
先不說大宋,也不提作為外族入主中原,各種民族矛盾尖銳的蒙元,大明王朝的滅亡,他是看得清清楚楚的。
當時他就在想,大明的滅亡到底是什麼原因?
王朝總會盛極必衰,可這個導致他衰敗的根由到底是什麼?
是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