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開衙建府
飛奔的橘有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54章 開衙建府,重金求子後,我靠崽上位了,飛奔的橘有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麼直白的嗎?
趙禎輕咳一聲,下一刻臉上顯出驕傲之色。
“既然愛卿都這麼說了,那朕也就不瞞著諸位了。”
要上正戲了,不少人都豎起了耳朵。
他們可是聽說了,太子殿下和大公主這次出去可是收穫頗豐。
就不說那些古玩奇珍了,光是帶回的白銀都有好幾十車,估摸著不下百萬之數。
別問那些押運車遮得嚴嚴實實他們是怎麼知道的,問就是他們在刑部有人。
這年頭但凡有個十年以上的斷案經驗,誰還看不出了?!
只是不知道這次能從天子這兒撬到多少,不過不管多少也是他們賺了,反正是白來的。
眾人精神抖擻,想聽聽天子接下來會怎麼說。
“......朕呢,靠兩位皇兒的孝敬,最近確實確實發了筆小財,朕心甚慰......想當年......吾兒至孝啊!”
巴拉巴拉吧啦......
趙禎一通話將自家的兩個好大兒從頭到腳都誇了一遍,說到感動處,幾欲淚下。
戶部尚書and眾臣:對對對,你說的都對,你家崽最棒,小小年紀就知道出去打工賺錢養老爹了(酸溜溜)。
所以,這錢你到底是給還是不給?
趙禎:“孩子們的心意朕不好辜負,但......朕也知道如今朝廷處處需要用錢。”
“這樣吧,此次兩位皇兒救了那倭國倭皇,倭皇為感謝救命之恩,已將國內礦產悉數奉上。
既如此,以後但凡從倭國開採出來的金、銀、銅等礦物,其中四成就送入國庫!”
一聽只有四成,戶部尚書眉頭一跳,其他幾位尚書也都撇了撇嘴。
經過先前福寧宮一行,他們已經知道兩位殿下此行帶回的那些財富外朝是別指望能夠分潤一二了,因此他們一開始就沒打那部分的主意。
他們的目標很明確,就是倭王“自願奉獻”的那些礦產。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道理誰都懂,兩位殿下此次帶回的銀子雖多,但若散到整個朝廷裡就算不上多少了,連大宋一年的賦稅都不到。
況且現成的銀子早晚有用完的一天,哪裡有大銀礦來的實在?
念及此,吏、禮、兵、刑、工五部尚書再也顧不得裝鵪鶉,齊齊上前一步,和天子講事實、擺道理。
最終,在君臣的一番極限拉扯下,還是天子勉為其難地後退了一步。
所有倭國境內的礦產一分為三,國庫六、天子三,剩下的一成則歸此次最大的功臣太子和大公主所有。
對於這個分法,眾臣雖然依舊不太滿意,但知道也只能如此了。
眼見事情按照自己之前設想的發展,天子心情大好。
那個叫周樹人的後世之人有一句話還真沒有說錯:
中國人的性情總是喜歡調和、折中的。礕如你說這屋子太暗,須在這裡開一個窗,大家一定不允許的。但如果你主張拆掉屋頂,他們就會來調和,願意開窗了。
話雖直白,但其中道理一針見血,直指人性。
不愧為後世鼎鼎有名的大才。
分完了髒,接下來就是論功行賞了。
好心情的天子大手一揮,
“朕自親政以來,素來有功必賞,有過必罰。太子和秦國公主此次居功甚偉,不可不賞。”
眾人意識到這是天子要獎賞太子一行了,一個個都豎起了耳朵。
趙禎繼續道:“賞太子黃金千兩,玉帶一條,金冠一頂,並破格賜予建衙開府之權!”
嘶~
眾臣饒是知道天子素來寵愛太子,此次太子立了大功官家必會重賞,但這會兒聽到還是被驚得不輕。
對於“建衙開府”,在場的都不陌生。
一些官員當他們走到高位後,不管是為了找人分擔自己手中龐雜的政務,還是需要找人出謀劃策,大都選擇這麼做,但無非也就是多招一些幕僚罷了。
可這樣的詞放到皇子尤其還是太子身上,那意義就不同了。
別的不說,就看唐朝。
皇子一旦得到皇帝的許可建府開衙,便意味著他們可以自行開設府署(建立衙門),樹立旗幟(招牌),來處理自己所理軍政事務,無異於擁有了一個獨立的小朝廷。
他們甚至可以自由任免下屬官員,有權利制定實行部分法律政策,權力將得到極大的膨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