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龜的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5頁,偷換流年,小白龜的貓,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錢都已經籌給了陛下做軍費,朝廷已經拿不出錢來安置難民。雖然安置告示已經發下去,要求各省各縣妥善安置,可沒有錢沒有來糧食沒有住的地放,讓難民們怎麼生活?現在已經是深秋季節,眼看著寒冬就要到來,如果不妥善安置好難民,一入冬將會是一場人間浩劫。今年球探的收成也因為戰火燒燬了大部分,好多地方都基本上顆粒無收,原地的老百姓都已經沒有稂食可吃,自然也不會收留難民。所以,即便是朝廷釋出了安民告示,但難民潮還是自動自發的朝京師撲來。京師也不能不對此有所戒備,於是就派出了錦衣衛和御林軍去外圍攔阻。雖然臨行前,內閣和大長公主,皇后都再三告誡,要低調行事,權宜行事,不可冒進,不可激發民變。但他們都忘了,這些錦衣衛御林軍都是皇宮裡的少爺兵公子兵,他們壓根就不知道低調,不知道民情。他們都是當大爺當慣了的,讓他們處理事情,只會激發民憤。因為沒有妥善的處理好難民的安置問題,發生了摩擦,本來只是一個小小的摩擦,但這些公子少爺兵們卻拿出了皇宮裡那一套來處置,殺一儆百,一下就處決了七個帶頭鬧事的人,這七個人 都來自同一個山村,吳公村,這個村子原先還是個大村子,有一千多口人,但因為戰火瘟疫旱災,活著逃難出來的只剩下一百口都不到。那七個鬧事的只是為了給自己的父老鄉親兄弟姐妹討口飯吃,結果沒有死在敵人的刀下,沒有死在瘟疫之中,沒有死在飢餓之中,最終卻死在了他們寄予希望的朝廷手裡。至平朝 54 風雨中事情是因軍費而引起的。 四十萬大軍到了重峪關,雖然解了一時之困,但真正要將識別圖趕出中原,那還需要更多的時間。陛下出徵的時候呼叫了三千萬兩的軍費,這是四十萬大軍三個月的軍餉。 三個月,這只是一個很短暫的時間,放到一場持久的戰爭之中,一晃就過去了。時間過去就過去,可人卻要生活,要吃飯。 四十萬大軍,每一天每一個人的口糧加起來就是一筆巨大的開支。陛下早在一個月前,就發了敕令,要求內閣籌集五千萬的軍費,在半個月內送到重峪關。 半個月過去了,內閣卻只給陛下發了兩千萬兩的軍糧和五百萬兩的軍餉過去,生生短了一半。 陛下不是個好糊弄的,這一半的軍費怎麼能夠搪塞,立刻就寫了旨意來訓斥內閣,當即就廢除了工部和兵部的兩位尚書。不過,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君在外敕令也可以有所不受。內閣這次抱成一團,槍口一致對陛下。軍費難酬,勸陛下權宜行事。歸根結底一句話,那就是,議和吧。 然而議和又豈是一句話就能辦到的呢?怎麼議和?給多少才能填滿豺狼的嘴,打發它回去? 白花花的銀子,美麗的女子,漂亮的綢緞,還有富庶的土地,再加上一個純正的公主。夠不夠?應該夠了吧?不夠,豺狼要的更多。陛下不願意給,那麼就只能繼續打。繼續打,那四十萬大軍就要繼續駐紮,繼續吃飯。要養活這一支軍隊,朝廷就必須源源不斷的輸送出糧食和軍餉。 可是這麼多年的仗打下來,國庫早已經難以維持。為了應付年年攀升的軍費,江南湖廣等地已經連續三年增加了各種賦稅,早已經弄得怨聲載道。 可現在,這些富庶的地方也已經不能在為朝廷輸送賦稅。因為,圖染大軍破城而入,江南的老百姓都已經跑空了。那些田地,那些織機,那些桑蠶,那些商號,那些販夫走卒,那些男 女 老少,都已經被戰火踐踏的面目全非。 魚米之鄉,已經沒有了魚米,只剩下一大批面黃肌瘦,飽受創傷的難民,正朝著京師撲來。陛下催著軍費,難民張嘴要吃,前後夾攻之下,內閣也是無計可施。陛下遠在篝千里之外,對內閣鞭長莫及,也是無可奈何。 大長公主受陛下所託,顧不得她自己說過的那番無意於朝政的話,只得拋頭露面向內閣催要軍費。內閣就在她那兒也猛倒苦水,呼天號地。 為了支援邊疆,後宮也開始了轟轟烈烈的節儉運動。在皇后和貴妃的帶領下,捐出各自的胭脂花粉錢和珠釵金簪寶媵。大長公主也拿出了當年景帝留給她的嫁妝,後宮一共湊了三百萬 兩 銀子,一股腦搬到內閣,當著六部九卿的面滿滿擺了一屋子。 被這麼一群女人逼著,六部九卿文武百官也無得辦法,只能繼續湊,總算又颳了兩千萬了,然後大傢伙又捐了各自的俸祿,一共是二百萬兩。加起來總共兩千五百萬發給陛下,算是勉 強 的湊夠了五千萬兩軍費。 乾元殿當然也不能不節儉了許多,太子殿下的每日膳食已經從最初的八個熱菜四個冷盤四份湯改成了四菜兩湯,點心也減了一半的份額。各宮都停止了新衣的裁製,也不許再做新的首 飾 。每個宮女的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