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龜的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頁,貞觀天下,小白龜的貓,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他從圈椅裡直起身,看著承乾。“太子,能背誦否?”承乾起身,來到殿中,躬身朝他的父親施了個禮,然後直起身。“兒臣無法背誦。”他頓覺失望萬分,面色微微難看,身體靠向圈椅。一旁的李泰已經輕聲譏笑。父親臉上的失望深深刺痛承乾幼小卻敏感細膩的內心,但內心深處,有個身影在支援著他。那個人相信他,支援他,要他大聲的表達自己,讓所有人為他折服。是的,他要表達自己,為父親,為老師,為自己,為她。於是,他把背挺的更直,目光炯炯有神的看向高高在上的父親,大聲的說道。“但兒臣可以用自己的話講給父皇聽。”李世民抬起頭。今天,他的太子真的不一樣。“好,你講,我聽著。”他說。承乾深吸一口氣。“齊景公的時候,有一次大雪下了三天而不停。景公穿著白色的狐皮裘衣,坐在殿堂側邊的臺階上。晏子進宮拜見景公,站了一會兒。景公對晏子說,真是奇怪呀,為什麼下了三天的大雪,我卻一點也不覺得天氣冷呢?”承乾停了停,看著上首的李世民。看到自己的父親在認真的聽自己說,他覺得有信心多了,人也開始放鬆起來。於是,他接著說。“晏子對景公說,大王不覺得冷,難道天氣就真的不冷了嗎?我聽說古代的賢德君王,吃飽的時候能知道有人在捱餓,穿暖的時候知道有人在受寒,安逸的時候知道有人在辛苦。而現在大王卻不知道民間的疾苦!景公聽了晏子的話,深深感到後悔,於是就下令拿出衣物和糧食,發放給飢寒交迫的人。命令凡看見路途時候有飢寒的人,不問他是哪個鄉,看見在里閭有飢寒的人,不問他是哪一家,巡行全國統計發放數字,不必報他們的姓名。已任職的發給兩月救濟糧,生病的發給兩年救濟糧。孔子聽到這件事後說:“晏子作為臣子能夠說出君王的不足,而景公能改正自己的不足,都是非常善的人。”說完了,他看著李世民。李世民先是一言不發,然後臉上慢慢露出笑容,點了點頭。這個期待已久的笑容讓承乾有些激動。就連一旁面無表情的李綱,也抬頭詫異的看著這對父子。“太子,懂這文章的道理嗎?”李世民笑著,目光溫和而帶著讚賞。承乾點了點頭。“那說給父皇聽聽。”“是,父皇。”承乾躬身施禮,郎聲應道。“晏子做為臣子,能夠當著君主的面指出君主的不足,是一個非常正直的臣子。而景公能夠聽從臣子的進柬,改正錯誤,也是個非常賢明的君主。兒臣將來也要做一個賢明的君主。”李世民聽了哈哈大笑。“哎呀,聽聽聽聽,我的太子真是長大了,已經在考慮做一個賢明的君主了。”旁邊的老師們也紛紛交頭接耳,驚訝著今天太子的不同尋常。“還有別的嗎?繼續說說。”“齊景公因為穿著狐皮大衣,所以不知道天氣寒冷。這是沒有錯的。但他是君王,君王應該時刻和自己的臣民感同身受。天下的百姓沒有那麼好的衣服可以穿,大雪會讓他們覺得寒冷,還會凍死莊稼。而君主應該照顧好自己的百姓,為他們的寒冷和飢餓擔憂,解決他們的疾苦。自己心裡裝著百姓疾苦的君王才是好的君王。”承乾繼續說道。李世民連連點頭。“來,承乾,你過來。”他招了招手。承乾猶豫了一下,然後便大步上前。“坐我身邊。”李世民拍拍自己身旁。一旁的宮人急忙鋪上錦墊。承乾坐下,仰著頭看著自己高高在上的父親。他從沒離他這麼近,從沒在他臉上看到過如此和藹讚許的目光。這位置,這目光,讓他有些緊張。“以前的文章,你還是不會背,是不是?”“嗯。”承乾點點頭,父親提起以前,讓他又覺得失落。“但你是懂的,是不是?”李世民看著他繼續問。承乾的目光亮了亮。“嗯!”他重重的點頭。他的父親笑了,目光裡的讚許更深了。“那為什麼你以前從來不說呢?”“我害怕。”承乾低下頭,小聲的說。“怕什麼?”承乾不語。怕什麼?他自己也無法說清。也許就是那流淌在血液裡的驕傲,讓他害怕失敗,害怕失望。“那怎麼今天不怕了呢?”李世民沒有為難他,換了個問題。承乾抬起頭,看著自己的父親。“昨天,在東宮我遇見了晉陽縣主。”他說。乍一聽到自己兒子嘴裡說出那個女人,李世民怔了怔。“那天父皇你考功課,我背不出,就在荷池那邊哭。”沒察覺到自己父親異樣的臉色,承乾自顧自說著。“晉陽縣主看到了,就問怎麼回事。我和她說了,她對我說。做太子,做君王,不一定要會背誦文章。父皇你讓老師教導我,並不是為了我能夠一字不差的背誦這些文章。而是要學會其中的道理,好好的運用,治理國家。如果我能明白其中的道理,會不會背就不重要了。”“而且,她還說,我不光要懂這些道理,還要有自己的看法。不論錯還是對,都應該把自己的看法和父皇你以及老師們說。如果錯了,你們會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