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 責任感
樓頂望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75章 責任感,李二:我表弟過於給力,樓頂望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五百七十五章
吳攜沒有聽懂他的話,但是沒有繼續追問,只是記下來,留著自己慢慢的琢磨。
讀報,吳正義發現的新的教導弟子的方式。
高效,簡單,還能緊抓時事,比他手把手的教效果好多了。
這段時間吳攜和林彤輪流給他讀報紙,讓兩人發表自己的意見之後,他再給出評價。
吳攜和林彤很喜歡這種授課方式。
吳攜讀過一份報紙,換作林彤來讀。
林彤因為吳雙臨時被調到南洋火箭發射基地,他不得不繼續住在師父家裡。
自然,吳正義也會經常給他上課。
不同的是,他教給吳攜的是怎麼看穿事物的本質,教給林彤的是如何看待歷史。
“師父,報紙上說殷商遺址的考古斷代出現了兩種完全不同的意見。”
“一部分學者認為目前的考古發現不足以支援商代的斷代工程,無法補全商代王族的譜系,現在下結論為時尚早。”
“另一部分學者認為現有的考古發掘證據已經可以證明漢代之前對於商朝的歷史記錄沒有太大出入,完全可以證明商朝的歷史客觀存在,確實的資料會在日後的考古發掘中慢慢的補齊,不影響大方向上的斷代。”
“關於他們兩方的爭論,我有些看不懂。”
林彤將報紙上有關殷商遺址的考古爭論的文章遞給吳正義看。
吳正義一目十行的看完文章,問道:“說說你的看法,又有哪裡看不懂了?”
林彤組織了一下語言,說道:“首先,夏商周斷代工程在後世早有定論,您為什麼不直接用現成的資料來證明商代的譜系。”
“其次,歷史斷代這種工作的標準是什麼?”
“最後,也是我最不解的一點,那些學者爭論的焦點是考古證據鏈條時候完整,按照他們的意思,好像沒有完整的證據鏈就無法做結論。
又不是做司法和刑偵判斷,有必要如此大費周章嗎?
歷史上的事情,誰能說的清,我們現在就是最強的,我們說什麼自然是什麼。”
吳正義摸摸鼻子,沉著臉道:“這麼久了,你的思維條理還是亂七八糟的,你是最好的程式設計師和架構師,為什麼不能有條理的想問題?”
林彤無辜道:“師父,這您可就錯了,架構和程式設計最重要的不是有條理的照本宣科,而是要在原有的基礎上尋求突破。”
“簡單來說,我們是一邊做加法,一邊做減法,要的就是天馬行空,不落俗套,不然只按照邏輯學的理論做程式,多好的硬體也不夠用的。”
“是這樣嗎?”
吳正義是真的不瞭解網路和程式上的東西,這應該是他為數不多的知識盲區了。
林彤堅定的點頭。
吳正義嘆氣:“人力有盡時,看來我要研究一下程式設計和架構了。”
“算了,不說這個了,我還是來說說你的疑問。”
“你所有的疑問都源於後世西方建立起來的歷史觀。”
“他們定義的文明要素是什麼?文明的定義又是什麼?”
“在後世的經歷告訴你,文明的三要素是金屬、文明和城市。”
“對於文明的定義是從不同的角度看,最基礎的是指一種社會進步的狀態,與野蠻相對立,又可以根據人類文明的內涵定義為一定區域內的人類文明是該地區的居民在既定的時期創造和擁有的物氏財富和精神文明的總和,其文明的程度以其物質生產力水平和精神文化特徵所有的表徵。
還可以理解為文明是指具有明確地理位置的人類社會,即是人類社會進入文明時代的唯一標誌是在明確的地理位置定居下來,具有固定的活動空間的領域,不再四處的遷徙。
再換些角度來定義,文明又包括物資文明、精神文明、生態文明等等方面的集合。”
“在你的理解裡,這些就是你瞭解到文明定義和要素吧?”
林彤點點頭:“學校沒教那麼多,不過我在倉庫裡發現的那些史書幾乎就是在遵循這套理論。”
“這就對了!”吳正義打個響指道:“所以你才會覺得大唐的那些歷史和考古學者現在的行為不理解。”
“你已經形成了自己的歷史觀,而這套歷史觀的根源是來自西方文明,大唐的那些學者是在用東方文明的思維定義文明,所以你覺得他們完全是在浪費時間。”
“不過你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你的世界觀就一定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