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頂望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63章 開闢北方戰線與絞肉機,李二:我表弟過於給力,樓頂望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軍事大佬說過。

什麼是好兵?

判斷的標準很簡單。

在戰場上握得住槍,能按照命令去執行就是好兵。

可就是這麼一個簡單標準對於新兵來說,除非是天賦異稟,不然都很難達到。

只有經過多次的實戰,能存活下來計程車兵才能達到。

百戰老兵為什麼厲害?

就是因為他習慣了戰場上的情況,能準確執行命令。

新兵蛋子面對見過血的老兵,可能還沒有照面便慫了。

唐軍遠稱不上是百戰老兵,但是對付沒有任何經驗的聯軍新兵,已經可以稱得上是神兵天降了。

唐軍班排之間的配合在防線攻防戰中便被理順,這便是在裝備之外最大的優勢。

在單兵武器方面,唐軍的武器更先進,但是聯軍士兵的裝備並不是太落後。

至少從設計上講,雙方的單兵武器並沒有明顯的代差。

只不過是一個射速更快,一個射速更慢。

雙方使用的手榴彈、刺刀、迫擊炮等更是在同一水平上。

武器的差距並非不能彌補。

在雙方的山區作戰進入到第二個月的時候,實際上雙方的戰術差別也被縮小了。

唐軍的傷亡比例有了明顯的增加。

對應的,聯軍的傷亡比例增加的更多。

這樣的結果看起來有些矛盾。

可能會有人認為是聯軍的戰鬥力增強了,唐軍的戰鬥力降低了。

可是這樣的結果是雙方兵力嚴重失衡導致的結果。

大食三國陸續向山區戰場投入了超過六十萬的部隊,而唐軍自始至終都沒有增加兵力。

雙方的兵力差距在開戰不到半月的時間便達到了驚人的六比一。

雙方的戰損比卻是更加驚人的二十一比一。

唐軍在山區戰的前一個月,人員損失接近一萬,而聯軍的人員損失達到了二十多萬!

但是擁有強力單兵護具和高效戰地醫療系統的唐軍只有不到兩千人陣亡,其他傷員絕大部分會在休養幾天之後再次投入作戰。

聯軍雖然不缺武器後勤,但是其落後的防護裝備和戰場救護,讓受傷計程車兵死亡率一直保持在驚人的百分之七十。

可以說聯軍損失的二十多萬人,大部分不是死在戰場上,而是死在了後方的戰地醫院,甚至是死在了接受救治的路上。

唐軍損失小,恢復快,聯軍損失大,恢復慢,戰爭的天平便一直保持著平衡。

山區之戰也成了名副其實的絞肉機。

每天都有上萬人在連綿的山地丘陵中失去生命。

不誇張地說,聯軍士兵的鮮血幾乎染紅了這片山區的每一寸土地。

山區的戰場已經是滿目瘡痍。

很多關鍵節點的高地被炸平,大片的林地變成了白地,被捲入戰場的動植物倒了大黴。

付出了巨大的損失,卻沒有看到唐軍失去繼續作戰的勁頭,聯軍高層出現了一些不同的聲音,底層計程車兵士氣也越來越差。

不過三國高層還在咬牙堅持,不但沒有撤退,反而是繼續向山區戰場增兵。

已經連續不斷的打了一個多月,前線的軍隊急需休整。

讓前線的部隊先撤下來,便是三國向聯軍最大的妥協。

山區的戰鬥必須繼續下去,付出再大的代價也在所不惜!

同樣的,唐軍也增兵了。

從東部調過來二十萬唐軍來到了戰場,唐軍的兵力猛增到了三十萬。

只是唐軍不是想要繼續和聯軍磨下去,而是開始了一次規模更大的作戰計劃。

二十萬唐軍湧入山區戰場的同時,自開戰以來便沒有任何動作的皇家海軍和雙海道的三十萬唐軍終於有了動作。

五月二十七日,開戰後的兩個多月,雙海道的所有沿海港口變得繁忙無比。

上千艘大小船隻,兩百多艘戰艦同時出港啟航。

與此同時,大唐美洲海外艦隊的四十餘艘戰艦越過了波濤洶湧的大西洋,進入了維京聯合王國海域。

一場針對三國聯軍海上力量的絞殺行動正式開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星空武皇

雨晴魚

末世掠奪商人

花與劍

回到清朝當皇后

二月初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