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岳父變舅哥
樓頂望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01章 岳父變舅哥,李二:我表弟過於給力,樓頂望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五百零一章
吳閔留下遺書,要求將自己安葬在瓊州吳正義墓地旁,而不是與李淳合葬。
對於吳閔的遺願,瓊崖侯府自然是沒什麼意見,表示已經做好了迎接老祖宗歸葬故里的準備,瓊崖侯府還放話,要求朝廷和皇族尊重老祖宗的遺願。
可是李氏皇族和朝廷各部閣的意見很大,都反對吳閔歸葬瓊州。
原因很簡單,不管吳閔的地位多高,既然她是皇帝的母親,又是大唐的皇太后,就應該是李家的人,死後自然是該與李淳合葬。
李淳葬在乾陵,他的妻子葬在瓊州算是怎麼回事?
自古以來都沒有這樣的規矩呀!
皇帝知道母親沒死,而且他對母親的想法很是尊重,同意遵循先母的遺願,但是卻遭到了朝中很多官員的反對。
你皇帝可以以孝為名行事,可皇家和朝廷的臉面還要不要了?
所以在吳閔究竟要歸葬何處的問題上,瓊崖侯府就與朝廷和皇族產生了很大的分歧。
李飛被雙方架到了火上,左右為難。
吳閔見他問難,面帶不悅道:“你這皇帝當得太死板,就不能靈活一點?”
李飛聞言,心裡那叫一個委屈。
要不是您老人家留下那個遺書,我用得著犯難嗎?
知子莫若母。
李飛在吳閔身邊長大,做母親的當然知道兒子的性格和想法。
她說道:“遺書是給別人看的,具體的操作還不是你和吳家的晚輩說了算?”
“爭來爭去,爭得就是個臉面,你同時照顧好雙方的臉面不就好了?”
李飛一呆,隨即恍然大悟:“兒子明白了,這就去辦!”
皇帝釋出了聖旨,稱皇太后臨終前有言,老人家眷戀著大唐的萬里風光,想要在死後依然能看到大唐的風華。
老人家決定死後遺體火化,將大部分骨灰安葬在於瓊州和乾陵,剩餘的骨灰分別撒入大唐的幾大河流和海洋。
皇帝的聖旨一出,吳家和朝廷的爭執立刻煙消雲散。
各方的都不丟面子,已經足夠了。
至於說葬禮該怎麼辦,那是治喪委員會的事情,其他人都是在爭一口氣而已。
氣順了,自然就消停了。
吳閔的葬禮規模很大,因為要在很多地方舉行儀式,來觀禮的人必定非常多,朝廷與各地方不得不提前做好準備。
吳正義的葬禮沒有給外人觀禮的機會,吳閔的葬禮卻是不行。
因為她還是大唐帝國的皇太后,皇帝的生母,必須按照皇家的禮儀來操辦。
不過葬禮開始之後,彙集到瓊州的悼念者數量最多,幾乎所有的瓊崖學派學者都彙集到瓊州。
權貴則是一頭扎進了長安。
另外在江夏、孟津、豐裕、金城、金山、呂縣、遼東、新港、北島、東海等城市,也有大批的當地民眾參加了告別儀式。
事後,官方統計出來的直接參與吳閔葬禮的人數超過了四千萬。
這一資料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朝廷和瓊崖侯府忙得腳不沾地的時候,吳閔已經回到了自流井,搬進了李飛在這裡給她準備的小院子。
吳正義看著自己的準女婿,越看越覺得不靠譜。
小夥兒有點嫩,今年才不到二十。
關鍵是這小夥他姓白,名居易,是個頗有才名的文學青年,主業是教師,副業是詩人,而且曾經得到過李白的肯定......
因為吳正義給大唐帶來的改變太大,不少歷史人物的生平發生了變化,不只是人生出現了很大變化,甚至有些人的出生年月都出現很大的變化。
不過大部分人的出生年月都是晚一些,有的還能晚個五六年。
但是還真沒有見過多少提前出生的,尤其是白居易這種早出生近十年的!
吳正義嚴重懷疑閨女是走了眼。
小夥挺帥,但是口條貌似不太好,吳正義很難把他與大詩人白居易對上號。
小白有些拘謹的坐在大舅哥面前,有些手足無措。
吳正義皺著眉,把吳閔拉到一邊,小聲道:“你找白居易我不反對,但是你就沒發現小白的情況有些不太對頭?”
吳閔掩嘴輕笑:“您放心,我查過了,祖上三代都對得上,我的眼光可是高的很呢!”
“還有,您現在是我大兄,小喆是我嫂子,你們可別穿幫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