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對比
樓頂望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57章 對比,李二:我表弟過於給力,樓頂望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四百五十七章
大食的岸防工事中,士兵們緊張的準備著炮火。
大軍壓境,所有人都很緊張。
艦隊被全殲的訊息已經傳回到了王城,穆阿維葉與一眾高層發了瘋一樣向海岸方向派遣防禦部隊,阻止唐軍的搶灘登陸。
大食的兵力總數聽著很多,多達百萬。
大唐宣戰之後,他們又將很多青壯組織起來,建立了大批的後備部隊。
短短半年時間,大食的賬面兵力就超過了兩百萬。
但是大食內部的極限拉扯中,這些新兵的訓練水平可想而知。
唐軍都要打到王城門口了,還有大半的部隊未滿員,更不要說訓練和武器裝備的缺乏了。
上百萬人只是領到了彎刀、弓箭之類的冷兵器。
這些部隊的戰鬥力具體有多少,誰都不敢保證。
當精銳主力被派往東西兩線之後,大食唯一還有較強戰鬥力的部隊便被調到了王城西面的海岸建立反登陸防線。
大唐的大軍從雙海道出發之後,穆阿維葉將三十多萬後備部隊充填入防線之中,在灘頭防線之後又建立起來三道防線。
有過幾十年前被人從海岸線橫推到王城下的教訓,大食很清楚,不能讓唐軍的地面部隊長驅直入,戰場必須是在王城之外。
因為他們無法承受聖城被毀的代價。
穆阿維葉為了鼓舞士氣,親自來到灘頭防禦陣地巡視。
多年來,為了防止再次出現被敵人從海上偷襲的事情,大食在當年唐軍海外艦隊登陸的海灘上建立起了一道堅固的海防陣線。
這道防線長達一百二十多公里,數百公里的高臺、壕溝和堡壘組成的防禦工事將王城西面沿海所有可以登陸的地方封鎖的嚴嚴實實。
穆阿維葉家族自掏腰包,花重金在重點位置建立了數十個規模龐大的對海炮臺,還透過關係,從大唐的出口商手裡陸續購買了一批唐軍淘汰下來的老久前裝線膛炮,經過大食炮匠的整修,這些年齡過百的老貨變成了大食岸防炮火的主力。
按照測算,這道海防線足夠抵禦唐軍的登陸戰了。
但是這只是理論上的結果,穆阿維葉很清楚,這道防線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很難說。
鋼筋水泥的碉堡雖然可以抵擋住唐軍的炮火,卻是無法彌補雙方在火力上的差距。
沒有連射武器和速射炮火,這些花費了大代價的工事只是等待被清除的靶子而已。
你能指望端著燧發槍計程車兵在掩體裡能輸出多少火力?
你能指望使用前裝滑膛架退炮的炮兵在有限的射界裡發揮多大的作用?
反正穆阿維葉是不抱什麼希望。
只是戰爭進行到現在,他能希望的是在這條防線上給予唐軍足夠的殺傷,讓唐軍暫時退去,給他們更多時間來增強自身的軍力。
但是在防線巡視時,他必須保持著沉穩和高昂的氣勢,告訴士兵們不要害怕,神會保佑大食,保佑所有忠誠的信徒。
除此之外,他現在能做的就是在心裡向神祈禱。
祈禱奇蹟出現,讓唐軍在前往聖城的路上進攻受阻,或是退回對面海岸,或是轉而向其他方向攻擊。
只要聖城不失,大食的旗幟就不會倒,就還有繼續與大唐打下去的基礎.....
他相信,就算是大唐再怎麼強大,也沒有完全吞下大食的能力。
等到唐軍打不動,雙方還是要回到談判桌上解決問題。
但是他顯然是小看了大唐的決心,更是不瞭解大唐的真正實力。
如果李榷知道他的這種想法,一定會告訴他,大唐打大食,連十分之一的力氣都沒有用到。
兩國進入戰爭狀態之後,大唐內部只有瓊崖、西疆、雙海和絲路進入了戰時體制,內陸和沿海的精華地區完全沒有受到戰爭的影響。
除了報紙廣播裡每天都有前線的戰事訊息,人們的生活並未受到任何影響。
馬照跑,舞照跳,日子一如既往的平靜。
反倒是大量的軍需採購讓全體唐人受益。
雪花般的訂單讓工廠擴產升級,提供了更多的就業崗位。
唐軍那三菜一湯的伙食標準讓農戶手裡的肉蛋奶銷路大開。
前線的裝備消耗讓相關產業的工廠賺得盆滿缽滿。
那些走灰色商路的商家充分發揮了奸商的技能,將大批的生活必需品價格翻好幾倍,賣給了大食的商人和各地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