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頂望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69章 你把事情想的太簡單了,李二:我表弟過於給力,樓頂望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四百六十九章

技術的差距反映到戰場上就是弱勢的一方被碾壓的局面。

戰爭是技術最好的催化劑。

開戰之後,大食人拼命爆肝,在軍工體系和鋼鐵生產被打擊的七零八落的情況下,硬是搞出來了比戰前更強的軍工生產能力。

他們甚至還手搓出了一批線膛槍管和紙包定裝彈這樣的戰爭利器。

隱藏在山區的兵工廠研究出了雷汞的生產工藝,讓他們的開花炮彈和手榴彈變得更加可靠。

在戰術上,大食人放棄了人海戰術,開發出了完善的防禦和進攻體系,在對抗中有了建立起穩固防線的能力。

戰爭的壓力還讓大食人被迫從信仰無敵的錯覺中清醒過來,開始以俗世的眼光認識這個世界。

來自大唐的知識和技術等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

可以說,一場大戰讓大食人走上了一條完全不同的道路。

戰場上的失敗倒逼大食人開始認真學習敵人的文化和技術,帶來的思想衝擊遠比過去一百多年嚴重的多。

不過這些思想上的變化還被戰事壓制著,沒有爆發出來的機會。

同樣的,大唐因為第一次與敵人爆發大規模的火器戰爭,讓朝廷和軍方意識到,自身以往以為無敵天下的軍事力量並沒有預料的那麼強大。

老舊的裝備在面對擁有了完整火器體系的敵人時,很難再以微乎其微的傷亡和損失取得勝利了。

開戰之初的那種碾壓之勢不復存在。

與北大食的大戰開啟不到兩個月,唐軍就了上萬人的傷亡,都快趕得上大唐過去三十年的軍隊傷亡總數了。

哪怕是有著更先進的醫療技術,這樣的傷亡對於唐軍計程車氣打擊也是致命的。

唐軍看重士兵的生命,為了減少傷亡,前線的戰事就變得拖拖拉拉起來。

沒有足夠的優勢前,唐軍很難再像開戰之初那樣的強大信心和進攻速度。

前線部隊要求放慢進攻速度,更新武器裝備。

這就逼著朝廷不得不投入更多資金,研製新的武器。

但是瓊崖系已經全線退出樞密院,朝廷與瓊崖兵工廠之間出現了溝通上的問題。

新的五相與輔臣幾乎都是工程師出身,他們對於裝備的設計與製造有著自己的理解,在理念上就和瓊崖繫有著很大的差別。

李榷居中調和了一段時間,還調回了一些一線的將領,參與到新武器的設計定型當中。

這下就更熱鬧了。

軍方將領是典型的實用主義者,他們瞭解前線士兵需要什麼樣的裝備,對樞密院和瓊崖兵工廠提出的那些花裡胡哨的裝備沒有任何興趣。

他們訴求只有兩條。

一,裝備要簡單可靠,火力要猛。

二,加強前線士兵的單兵防護能力,最好是自家的機槍都打不穿士兵的防護裝備。

樞密院、軍方和瓊崖兵工廠,誰都說服不了誰。

連續幾天時間,三方都是吵得不可開交。

李榷這個皇帝想當和事佬都沒什麼機會。

沒辦法,他清出來了吳正義這尊大神來平息三方的爭吵。

前線戰事如何在其次,反正唐軍還是佔有絕對優勢。

但是朝中的爭吵卻要立即解決,否則任其發展下去,朝廷內部的分歧就會被激化。

皇帝的到來讓吳正義很不高興。

直接就把皇帝給攆了回去。

依賴症,不嫩慣著。

不過皇帝沒有放棄,還沒有回到長安,就讓李飛趕去瓊崖侯府。

對自己小外孫,吳正義可就狠不下心來了。

皇帝隨便罵,罵外孫他是真做不到。

況且李飛還搬出了吳閔。

吳閔一出面,老父親更是端不起來架子了。

得,還是要摻和朝廷的爛事!

吳正義對李飛道:“朝廷現在的爭論不休,問題不在新裝備的問題上,而是瓊崖侯府、軍方和樞密院三方的一次話語權爭奪。”

“不是外公看不上皇帝,實在是他爛泥扶不上牆。”

“一開始,樞密院就不應該摻和到裝備的選型升級當中來,那幫人是工程師出身,總喜歡設計精巧的東西。”

“放到治理帝國上,他們的思維方式無疑是好的,但是放到給軍隊選著裝備這件事情上,那就扯淡了。”

“他們是文官,麼有上過戰場,更不知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星空武皇

雨晴魚

末世掠奪商人

花與劍

回到清朝當皇后

二月初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