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6章 識相與不識相
樓頂望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16章 識相與不識相,李二:我表弟過於給力,樓頂望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六百一十六章
大唐的態度空前的強硬,幾乎是拒絕了所有談判的可能。
雖然還保留著溝通的渠道,但是給出條件卻是隻有一個。
以勢壓人,不服就幹。
我以數百萬大軍直接衝擊你們,壓著你們打。
你要是不服氣,我就幹到你服氣。
簡單粗暴,野蠻無力。
這就是大唐的態度。
歐陸各國儘管知道中場休息的歐陸之戰勢必會重啟,但是誰都不知道會來的如此之快。
僅僅過去了十多年而已。
以大唐過往的對外征服史,在新領土沒有徹底消化吸收之前,大唐絕對不會再發動對外的戰爭。
大唐的擴張步伐一直是緩慢的推進著,從來不會抱有急切的心態。
這次卻不一樣,完全的不一樣。
因為大唐所動員出的力量已經完全超出了重啟歐亞之戰所需要的力量。
歐陸的十幾個小國一共才有多少人口?
值當大唐動員出一千多萬的大軍來發動進攻嗎?
不值當呀!
他們更無法理解的是,大唐拿出的獅子搏兔的狀態遠不止於自身的超級動員。
還把那個插在歐陸中的釘子先放了出來。
唐歷一百七十八年二月,唐軍還處在緊張的訓練和排程中時,一直在厲兵秣馬的羅馬王國已經完成了動員。
如果說大唐的戰爭多遠只是存在於整體規模大的有些過分。
那麼羅馬王國就是完全不考慮以後要不要正常過日子的窮兵黷武了。
只擁有不到兩千萬人口的羅馬王國完全不顧一切,竟然動員出了一百五十萬大軍。
動員比例達到了驚人的百分之八點五!
羅馬王國可是一個完全沒有任何重工業做支撐的小國,這樣的動員比例完全就是衝著打光一代人的架勢來幫大唐打仗。
二月初十,一百二十萬氣勢如虹的羅馬王國大軍,在沒有做任何宣戰和通告的情況下直接衝過了羅馬王國和大食王國的邊境。
歐陸戰火在這一天重啟。
羅馬王國大軍的突然襲擊讓大食人措手不及。
大食人的三十多萬邊防軍來不及反應便被羅馬大軍分割包圍。
羅馬王國軍隊的背後是大唐,裝備雖然說比不上正規的唐軍,但是在面對始終無法進入無煙火藥時代的大食軍隊時,依然有著無與倫比的優勢。
他們沒有鋼鐵戰車,卻是有著數十萬匹戰馬。
他們沒有多少運輸車輛,卻有著五萬多輛載重三噸的重型四輪馬車以及三十多萬匹優質馱馬。
他們沒有大唐鋪天蓋地的戰機,卻有著兩百多艘武裝到牙齒的飛艇。
他們沒有唐軍那種喪心病狂的炮火密度,卻是迫擊炮、重機槍等支援和壓制火力管夠。
他們沒有唐軍士兵手裡的子彈潑灑器,卻也是人手一支大栓槍拉到爽。
關鍵是這支羅馬王國的軍隊中,幾乎所有的軍官都是唐軍老兵。
唐軍老兵們將唐軍那種近乎苛刻的高效作戰方式和軍事排程能力帶給了這支百萬大軍。
他們行動聽從指揮,從來不會質疑上級的命令。
來自大唐的軍功體系和嚴格的訓練,讓他們的執行力極強。
戰場上是指哪打哪。
反觀他們的對手。
大食王國軍隊。
大食王國自從被趕到歐陸,就沒有放鬆過軍事建設。
即便是被大唐爆錘過好幾次,卻依然保有相當的實力。
但是面對自己實力的不斷萎縮,大唐的不斷強盛,大食軍隊內部已經沒有了當年那種敢與唐軍死磕的精神。
絕大多數士兵在明知必輸的情況下選擇了消極怠戰。
大食王國的字面軍事實力一點都不弱。
拋開技術層面不談。
僅僅十多年的時間,他們便重建了一套完整的軍事體系。
從空軍到內河艦隊,無所不有。
軍隊規模在開戰前一度接近兩百萬。
而且他們的裝備進行了全面的升級。
儘管受到技術限制和生產能力的制約,他們依然在黑火藥武器上走到了巔峰。
無論是單兵武器還是炮火的質量和數量與十年前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可以說,如果沒有大唐和瘋狗一樣的羅馬王國在身邊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