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頂望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6章 自我懷疑,李二:我表弟過於給力,樓頂望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二百七十六章

儘管吳正義拿到了大量的工程機械,但是整體的生產力對於一條兩千多里雙線鐵路還是太勉強了,需要大量的人力來輔助。

當然,巨大的投入也促進了大唐的鋼鐵、水泥、石料加工等產業的發展,讓鐵路沿線多出來數十家規模不小的相關工坊。

同時,鐵路的配套的輔助路網、車站、排程站等設施也因此建立了起來,將鐵路周邊地區的人力資源、土地資源和礦產資源整合了起來。

總得來看,鐵路的修建是利大於弊,所以朝廷還能接受海量的投入。

但是除了吳正義,沒人相信這麼大的投入可以收回成本,所以對於鐵路的修建,許多人的熱情並不高。

不過這種事情吳正義沒辦法和他們解釋,唯一具有說服力的理由就是在得到秦朗那邊的全力支援之後,完全有能力只用一到兩年的時間完成這條鐵路的修建,但是他接觸中樞也有時間時間了,知道有些事情不是想做就能做的,只能把工期延長。

工程的工期延長有好處,至少可以給大唐更加充足的時間來準備所需要的物資。

高句麗不是突厥,也不是吐蕃,而是一個擁有近五百萬人口且擁有很高組織度的大國。

誇張點說,縱觀大唐周邊甚至是全世界,能和高句麗相比的國家根本沒有幾個。

想要吞掉這樣的一個國家,徹底解決來自北方的威脅,需要的不僅僅是軍事和國力上的壓制,而是要做到一舉碾壓、徹底拔出其說有潛力才可以的。

前隋三徵高句麗包括李世民幾次征伐高句麗實際上都沒能徹底解決掉這個威脅,到李治時期,經過前後將近一個七十年的時間,中原王朝才將這個北方的敵人給磨死。

吳正義和李世民很清楚,對付高句麗成本最低、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一鼓作氣,速戰速決,將高句麗給肢解掉。

移民是必須的,而涉及數百萬人的移民不僅是對交通有著很高的要求,更是對統籌能力的一種嚴峻考驗。

所以修鐵路只是基礎條件,給高句麗的移民尋找合適的移民地點也是一個重大的工程。

安置移民便是由李世民全權負責,目前而言,河北、嶺南、隴右、劍南、南洋等地已經在進行移民安置點的規劃和安排了。

吳正義沿著鐵路工地巡視一圈,沒有發現什麼大問題,便南下去視察各地的安置點。

河北道及隴右的安排是李承乾在負責,他相信自己的學生有能力可以處理好,也就沒有去管。

隴右計劃安排二十萬左右的移民,河北道計劃安排三十萬左右,這兩道的移民安置點主要是以農場的形式。

朝廷在這兩道擁有大量的土地,足夠將這些移民變成大唐朝廷的僱工。

在劍南道、嶺南的安置點安排與河北道、隴右道不同,這兩個地方的開發程度不高,而且本地人口的數量也比較少,吳正義和李世民計劃將本地人和移民混編成一個個的新村落。

劍南和嶺南安排的移民數量是最多的,計劃會將一百五十萬左右的移民安排到這裡規劃的五千多個村落。

另外江淮地區也會安置五萬到十萬的移民。

至於說南洋,吳正義就沒有考慮過讓太多的移民進入,而是打算把二十萬左右的移民安置到安南的半島上,讓他們去和當地的土著交流感情。

滿打滿算,大唐給出的安置人數在兩百五十萬左右。

可能會有人問剩下的那些人會怎麼安排?

吳正義表示我也不知道......

劍南道的安置點應該是所有安置點中條件最好的,水熱資源和土地資源充足,從武德九年開始,李世民便開始讓牛進達清洗當地的刺頭,可以說,這裡就是皇家的自留地,不用擔心地方豪強的阻撓。

嶺南就比較麻煩了,雖然名義上朝廷的統治已經深入到了地方,實際上嶺南的廣大區域只有馮家和瓊崖侯府的勢力範圍是真的把朝廷當回事,其他大部分割槽域都是當地的山民當家,這些山民可不是善茬你,移民來到嶺南說不準還要先和當地的保守派山民“友好交流”一段時間。

吳正義在大唐南方走了一圈,看著一個個規劃好的安置點,很是期待這些安置點充滿移民之後會發生什麼樣的情況。

年底的時候,吳正義回到侯府,繼續他未完成的任務。

生孩子。

小青挺著大肚子,十分的辛苦。

造影顯示,她又揣了兩個崽兒,又是一對龍鳳雙生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星空武皇

雨晴魚

末世掠奪商人

花與劍

回到清朝當皇后

二月初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