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表哥,時代變了
樓頂望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93章 表哥,時代變了,李二:我表弟過於給力,樓頂望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二百九十三章
戰爭不只是戰場上的廝殺,還涉及到複雜的後勤和戰後的事務處理。
李世民在傳統的冷兵器戰爭上有著很高的造詣,但是他並沒有直接指揮和組織過大規模的火器部隊作戰,對於火器部隊的認知還停留在突厥之戰上。
他的後勤安排也是按照突厥之戰的經驗準備的。
如果唐軍的武器裝備還是火器營在貞觀六年時的水平,那麼他的後勤安排可以說是很好了,方方面面都照顧到了。
問題是經過十年時間的發展,大唐軍隊的裝備水平已經進化到了幾乎完全脫離冷兵器時代的程度。
這樣的裝備水平對於後勤的要求不僅僅是武器彈藥的補給問題,還有諸多的細節都會影響到部隊作戰效力的發揮。
運輸、救護、單兵防具、整體協調等因素都會影響到戰爭的進度和結果。
最簡單的一條,李世民竟然沒有給參戰部隊準備棉帽、面罩和手套,更沒有給士兵的武器準備保溫裝置!
就很離奇!
高句麗那是什麼地方?
冬天的時候是真正的滴水成冰!
瓊崖兵工廠出產的武器是什麼水平,吳正義很清楚。
那些武器都是基於瓊崖和大唐內陸的環境設計的,對於低溫的耐受程度差的遠呢!
零下二三十度的環境裡能不能拉開槍栓都是個問題。
如果士兵的手再伸不出來,或是出現嚴重的凍傷,部隊還有屁的戰鬥力......
突厥之戰的時候,為了保證冬季時武器的正常使用,他可是找秦朗定製了大批的保溫槍套和暖寶寶才解決了這個問題!
李世民不但沒有準備相關的武器防寒裝備,甚至連煤炭之類的燃料和取暖的爐子準備數量都不足。
幸好吳正義醒過來了,不然要是按照現在的準備開戰,大唐的人員損失會很大,應有的戰鬥力也難以全部發揮出來。
再有就是戰後的善後工作計劃,雖然有,但是效率很低,李世民是打算把高句麗全打下來之後再開始移民工作。
這樣的安排看似合理,可以大幅度減輕戰爭期間朝廷和軍隊的工作量,卻是完全不可取的選擇。
只有在戰爭過程中大量減少佔領區的人口數量才能最大限度的瓦解高句麗的戰爭潛力。
還是那句話,戰爭可不僅僅是戰場上那點事。
所以吳正義要李世民配合,儘快把移民的轉移通道和轉移方式確定下來。
經過協調,幽州工業區開設了幾家新工廠,專門生產大軍所需的武器防寒裝備和馬拉爬犁,郵驛司、司農寺和兵部開始向幽州地區調集大批的馬匹。
瓊崖這邊並沒有大量生產適合武器使用的暖寶寶的能力,所以吳正義一恢復行動能力,立刻聯絡秦朗。
大唐的所有工業生產能力全部爆發出來,大批的裝備物資運出關去。
秦朗那邊等了好幾天才給了吳正義回話。
“混蛋,你這兩年都不知道和老子聯絡一下,要是不打仗,你是不是就想不起老子來?”
“你知道老子這兩年是怎麼過的嗎!”
秦朗的情緒有些激動。
這麼多年了,除了生意上的事情,他的主要精力都用來給吳正義提供幫助了。
在一定程度上來說,配合吳正義已經成了他的生活日常和任務。
突然失去和他的聯絡,秦朗的心情可想而知。
這些年,吳正義從天竺、大唐、百濟、中南等地收羅了大批的鑽石、寶石和優質珍珠、玉石、黃金給秦朗,秦朗的家族已經成長為珠寶行業首屈一指的巨無霸,但是相應的,秦朗對於吳正義的依賴也加強了。
失去和吳正義的聯絡,不僅是意味著那邊失去了一個可能的市場和原料產地,也意味秦朗的珠寶生意失去了重要的原料來源。
原本秦朗和代爾必死的官司與商戰就沒有消停過,失去了廉價的原料來源,秦朗的生意也變得艱難起來。
以前的秦朗是想著改變一家人的境遇,可是隨著生意越做越大,手下有了數百家店鋪和十幾家加工廠之後,上萬名員工的生計問題也壓在了他的肩頭,讓他不敢有一絲的放鬆。
關鍵是吳正義和上面合作的那些個工程突然停下來,訂單的交付還沒有三分之一,上面雖然沒有說什麼,但是秦朗作為中間人,壓力不是一般的大呀!
再次得到吳正義的訊息,他高興之餘,心中的煩悶和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