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頂望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95章 冬季攻勢,李二:我表弟過於給力,樓頂望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二百九十五章

吳正義覺得李世民的反應有些過頭了。

李建成和李元吉的背後是士族門閥。

這些年,士族門閥式微,除了投靠李世民的一些中小士族,大士族基本上被排斥出了朝堂,士族在民間的影響力也消弭的差不多了,所謂士族門庭,現在更多的只是一個名義,是那些士族自娛自樂、維持自身最後體面的一種說法而已。

縱觀大唐,從上到下,人們只認李世民這一個皇帝,無論是太上皇還是李建成,誰又能從他手裡奪取權力呢?

一句話,只要李世民還坐在皇位上就沒人能把他拉下馬。

吳正義也不行!

但是皇帝的多疑讓李世民有些一葉障目了。

不過他清洗朝堂上殘留的建成一系人員也不完全是壞事,至少這些人離開,便能有更多的年輕官員上位,對瓊崖和大唐未來的深入改革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所以吳正義只是提醒了一下李世民,並沒有強力阻止。

十一月底,寒冬已至。

經過幾個月的查漏補缺,大唐的戰爭準備已經完成,是時候開始行動了。

二十萬一線部隊和瓊崖第一師、皇家海軍、空軍趁著北方的大雪冰封,完成了部署。

十萬二線部隊完成訓練,在幽州和沽口集結。

二十萬二線部隊準備就緒,隨時可以開往戰區。

大軍所需要的物資補給大部運抵營州,部分補給在沽口、登州、東鹽州等港口裝船,隨時準備運往高句麗。

為了保證後勤線的安全和應付可見的大批人口運輸,大唐幾乎調集了所有的近海船隻,上千艘戰艦、大船和數不清的漁船在北方的各處港口整裝待發。

陸地上,從海港、鐵路車站、內河碼頭等地通往移民安置點的路線規劃完畢,還新修了差不多兩千裡的各種級別道路,移民只要到底各處的運輸節點,就可以快速得到安置。

一切準備就緒,李世民不再等待,以高藏、泉蓋蘇文等人弒君為由,宣佈大唐將出兵為榮留王討回公道。

寒冬臘月的在冰天雪地裡打仗似乎是一個很不明智的決定。

不少人建議皇帝等到開春之後再動兵。

大唐上下對於攻打高句麗早就達成了一致意見,沒有人反對對高句麗動武,只是皇帝選的這個出兵時間確實超出了人們的認知,甚至是犯了兵家大忌。

不過李世民懶得和他們解釋,加上吳正義、李靖、馮智戴、李道宗、蘇定方、尉遲恭、張公瑾、屈突壽等人全力支援,出兵的命令便順利透過了。

人家軍方都不嫌棄冬季作戰艱難,其他人還能說什麼?

吳正義等人要在冬季出兵,有幾點原因。

首先是這個時間點對於大唐來說是個不小的麻煩,根本不符合正常的戰爭規律,對於高句麗來說也是如此。

唐人都想不到自己會在冬季動手,高句麗人就更想不到了,可以讓大唐打高句麗一個措手不及。

其次是冬季的低溫冰雪天氣對大唐來說是個麻煩,對於高句麗來說同樣是個麻煩。

冰雪封路會嚴重限制高句麗的軍事調動,而對於做好了準備的唐軍來說,冰雪和寒冷並不是不能克服的問題。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

冬季的高句麗十分寒冷,大部分的人口都會盡可能聚集在一起,冰天雪地裡想跑都沒地方跑,很方便人口的轉運工作。

如果是在其他季節,唐軍要想把這些人集中起來難度就要大的多。

綜合分析下來,冬季作戰雖然難度大,但是效率高,況且以唐軍的裝備水平,撬開高句麗的所有城池完全沒有問題,冬季作戰的戰爭烈度也不高。

唐軍完全可以利用冬季的時間,從容的將戰領區內的人口轉移到大唐。

說到底,大唐的目的不是單純的打敗高句麗,而是徹底吞併其土地和人口。

所以費效比更高的冬季作戰便成了大唐理所當然的選擇。

十二月初一,大唐北方的港口千帆競流,浩浩蕩蕩的巨大船隊率先出發,直指高句麗東南的卑沙、平郭、建安、安市和石城五座領海城池。

十二月初三,大唐十萬二線大軍北出幽州、大沽,進入遼東。

十二月初五,胡雄率領的瓊崖第一師和劉仁軌率領的皇家陸軍第五師、蘇定方率領的皇家陸軍第三師共七萬餘人來到大淩河南岸。

當天下午,張三指揮重炮部隊向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星空武皇

雨晴魚

末世掠奪商人

花與劍

回到清朝當皇后

二月初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