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一方全力以赴,一方極限拉扯
樓頂望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53章 一方全力以赴,一方極限拉扯,李二:我表弟過於給力,樓頂望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四百五十三章
朝廷打仗,百姓自願出人出力出錢。
這幾乎是大唐特有的事情。
以往的王朝對外開戰,牴觸情緒最大的就是百姓。
因為朝廷用兵就要花錢,這些開支最後都會分攤到百姓的頭上。
但是大唐不一樣,因為大唐不差錢,沒有必要從百姓身上吸血來餵飽龐大的利益集團。
前期的時候,李淵還需要用租庸調的稅制來集中力量發展軍事,但是當吳正義用錢糧將國庫填滿之後,朝堂便開始擺脫對於民間的剝削。
特別是在市舶司建立之後,朝廷的絕大部分收入都來自海外和商稅,更是給了李氏皇族底氣,開始休養生息,藏富於民。
與此同時,高產作物的推廣,工商業的發展,教育的興盛,都讓大唐民間的財富急劇增加著。
到平定高句麗三國之後,大唐的財富水平已經到了需要朝廷和吳正義聯手限制的水平。
百姓富裕了,朝廷也有錢,對外的戰爭更像是一場上下為自己的榮耀買單的大秀。
大唐越強盛,老百姓的日子就越好過。
所以才會出現民間主動支援朝廷對外作戰的千古奇觀。
自貞觀末期開始,幾乎每一次對外用兵,民間都是積極的出錢出力,尤其是商人群體,更是喜歡捐助朝廷的一些大型計劃,不只是戰爭,還有教育、醫療、基礎建設等等領域,每年都會收到來自各地商會或是個人的大量捐贈。
當然,這不是說商人群體的道德水平有多高,也不能說明他們有多愛國。
他們是受利益驅動的群體,很現實的,無利不起早。
之所以他們願意拿出豐厚的資金來幫助大唐各方面的發展,除了是圖名,更重要的是圖利。
因為他們發現,只有大唐發展的更好,才會給他們的生意更好的生存環境,可以讓他們攫取更多的利益。
大唐的商人與其他國家的商人不同。
受到瓊崖侯府與大唐傳統的商業倫理影響,他們懂得如何將蛋糕做大的道理。
蛋糕足夠大的時候,他們多吃幾口就不會太顯眼。
簡單而又實用的邏輯。
此次他們大力支援朝廷對大食動武的目的更加的單純。
一是朝廷發動了近百萬的兵力,肯定不是做做樣子,大食與大唐之間一定會爆發一次滅國級別的大戰。
打仗就要消耗,戰爭規模越大,朝廷從他們手中採購的物資越多,所以他們給朝廷捐助,就是堅定朝廷的決心。
二是長久以來,大食都在扮演二道販子的角色,哪怕是當年李承乾將大食差點打崩,依然沒能完全甩開這個中間商。
長期以來,大唐相當一部分的對外商貿都要經過大食商人的手,很多利益被大食商人群體分食,大唐的商人能樂意?
搞掉大食人,以後的對外貿易就沒有中間商賺差價了,想想就不要太爽。
再一個就是大食最近一些年的手工業有了一個比較大的發展,反向向大唐輸入了不少低端的商品,威脅到了大唐相關行業的商人。
對於搞掉大食,商人們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就不難理解了。
總之,大唐各階層從上到下達成一致,搞他!
大食與以往的敵人都不一樣。
它很強大,擁有僅次於大唐的疆域和人口,有火器部隊還不差錢,唐人沒有輕視它,而是做了全面的動員,爭取一戰將大食從亞洲趕出去。
反觀大食一方,大唐都準備好拼命了,面對大唐氣勢洶洶的全面動員,大食內部竟然出現好幾種不同的意見。
他們內部在短時間內分成了四派。
以穆阿維葉家族為首的高層想要儘可能的避免戰爭,前腳釦留大唐使節,後腳大唐一動員,就把孔信嚴恭恭敬敬的送回了大唐,不僅派出規模龐大的使節團前往長安,還很快解除了商路的封鎖。
對於穆阿維葉家族而言,大唐不只是敵人,還是他們的靠山。
如果大唐違背當年的密約,拋棄他們,不用大唐動手,大食自己就會因為內部的紛爭出現嚴重的動亂。
畢竟穆阿維葉家族雖然地位鞏固,但也不是沒有挑戰者。
而以大食商人為代表的利益階層卻希望看到戰爭的爆發,因為他們也想著發一筆戰爭財。
可是他們又不希望兩國的戰爭影響到雙方的貿易,讓自己利益受損,所以他們的態度就很魔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