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頂望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45章 大唐未來有三絕,李二:我表弟過於給力,樓頂望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四百四十五章

只有深入到基層,才能瞭解一個國家的基本運轉邏輯。

在大食的見聞讓大唐的學者們認識到一件事。

原來這個世界上還有一種依靠信仰就能將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聚整合為一個整體的存在與統治模式。

大食百姓對於神靈的信仰已經超脫了唐人對於民以食為天的樸素認知。

他們心中滿是疑惑不解與好奇,在記錄大食各地見聞的時候,也在私下裡相互交流自己的看法。

在一處綠洲之中,一群在此地相遇的大唐學者席地而坐,圍在篝火旁,相互分享彼此的收穫。

沒過多久,大家將自己的見聞和一些看法分享完畢。

像是今天這樣的分享活動經常舉行。

儘管不是和吳正義當面交流表現,但是不同人的思維碰撞讓人受益良多,慢慢的,交流使團內部便有了互通有無的不成文規定。

但是隨著對大食瞭解的深入,很多人的心中隱約感覺到了不安。

大食內部的問題不光是他國的事情,換個角度,將主角換成大唐,拋開技術層面的東西,大食出現的問題也存在於大唐身上。

只是大家都默契的沒有點破而已。

今天這個小的交流活動卻是有些不同。

因為有一個叫做李白的年輕人......他喝多了......

詩人的感性加上酒精的催動,讓李白對於瀰漫在交流使團中的沉悶與隔閡產生了逆反,一時沒忍住,對著同伴發出了一個讓人窒息的疑問:

“聖者明明能直接告訴我等大唐的問題在哪裡,為何還要我們去見識那些陰暗?”

眾人聞言,瞬間醒酒。

大家瞪大了眼睛,不知道該不該回答他的問題。

答案顯而易見。

不是所有人都會酒後失言,更不會有人酒精上頭,捅破那層窗戶紙。

這種事情顯得人會很傻。

他李太白是傻子嗎?

當然不是。

他應該是在場的人裡最聰明的那一個。

毫無疑問,吳正義讓他們出來就是讓他們認識到大唐的問題所在。

大食之行只是個藉口而已。

他們的任務僅僅是把發現的問題反映給中樞的決策者。

問題是,這些問題只能交給決策者去討論,誰先點破吳正義的意圖就是在斷送自己的前程。

吳正義的地位擺在那裡,不會與後輩計較什麼。

可朝中的其他人呢?

他們能容忍有人抨擊自己所在的利益階層嗎?

可以說,在交流使團的旅程結束之前,誰挑明此行的目的就是在挑戰中樞的所有決策者。

李白藉著酒意破壞大家形成的默契,就已經將在場的人陷入到了一個很不妙的境地。

大家沒有直接捂住他的嘴是因為他的口條夠利索!

李旦苦笑一聲,嘆氣道:“好了,太白醉了,誰扶他回去休息?”

“我來!”

一身腱子肉的裴旻伸手拎起同樣是肌肉虯結的李白,像是拎著一灘爛泥。

李白醉眼朦朧:“我沒醉,我是千杯不醉!”

“是是是,你是千杯不醉,我帳篷裡有好酒,就咱倆喝,不給這些傢伙可好?饞死他們!”

裴旻哄著李白,像是在哄一個孩子。

李白聽到有好酒喝,樂道:“如此甚好,如此 甚好!”

目送二人離開,先前還熱鬧的交流會完全沒了氛圍。

“各位,別多想,該聊聊,該喝喝,別讓人掃了興致。”

“大詩人嘛,想法自然與我等凡夫俗子不同!”

“對對,李兄說的在理,何必與一個醉鬼計較?”

“圓月當空,篝火在前,不如我等以這懸月篝火為題各自賦詩可好?我這裡有塊蘇繡手帕,優勝者得之!”

李旦很會搞氣氛,很快又讓交流會活絡起來。

眾人來了賦詩的興趣,有的低頭思索典故對仗,有的奮筆疾書,靈感來了擋都擋不住。

李旦看著李白二人離去的方向,暗自嘆道:“老祖說的對,太感性的人不適合走仕途啊!”

“可惜嘍,明明是大才卻不得用,想必太白兄心裡不大好受吧?”

綠洲的另一邊,李白雙臂抱在胸前,抬頭望著天邊的圓月,眼中盡是解脫,哪裡還有方才的醉眼朦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星空武皇

雨晴魚

末世掠奪商人

花與劍

回到清朝當皇后

二月初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