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頂望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3章 車隊,李二:我表弟過於給力,樓頂望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二百零三章

錢是個好東西,即便是皇帝也不能免俗。

吳正義的賺錢能力太強了,以至於李世民對他的態度都緩和了很多。

李氏商行名義上已經從吳氏商行分離出來了,實際還是瓊崖侯府在運營。

作為一個對商業一竅不通的人,李世民從一開始就沒有把李氏商行當做是一項產業,而是當做了他控制和接觸民間的一個渠道,是用來補充朝廷對地方監管缺失的一個途徑。

哪怕吳正義多次提及李氏商行的發展前景,他也從未想過一個商行能有多強的盈利能力。

可就是這新分出來一年的商行,卻可以帶來幾十萬貫的收益,完全頂得上隴右幾個州的賦稅,這讓他不得不重新審視商行或是說商業對大唐的作用。

在大唐,論做生意,瓊崖侯府無疑是最厲害的。

有人不為五斗米折腰,那是因為五斗米太少,如果是一筆讓皇帝都覺得龐大的財富,皇帝也會放下高傲的身段。

吳正義都說了,生意嘛,賺錢,不寒磣。

“李氏商行真的能養的起新軍嗎?”

雖然知道了李氏商行的盈利能力不錯,但是他還是有些擔憂這種模式的可持續性。

吳正義擺擺手:“安了,安了,按照正常的發展速度,用不了幾年,李氏商行就會成為大唐僅次於吳氏商行的商業組織,每年收入個幾百萬不成問題。”

“幾百萬貫?”李世民有些不確定的問道。

“當然,海貿的利益可是很大的,這次不出意外,市舶司的船隊回來之後,李氏商行最少也能賺個三五十萬貫。”

吳正義又開始畫大餅了:“這還只是進出口的收益,要是等郵路的商業綜合體建設完成,我們直接將大唐的銷售渠道打通,行成從商品生產、進出口到終端銷售的全產業覆蓋,能得到的利益會是現在的幾倍。”

和李世民展望了一下未來的商業藍圖,吳正義回到國侯府,讓周先封派人去軍營調車隊過來。

他要坐汽車去軍營,順便讓長安的百姓見識一下機械的力量。

當天下午,《貞觀報》再出號外,將甘州大捷的訊息告知關中百姓。

開年便有大捷的訊息,讓關中的百姓莫名的感到心安。

只是得到訊息的兵部大佬們一點都高興不起來。

在軍方的那些個大將看來,新軍的作戰方式與那離譜的敵我損失對比帶給他們的只有惶恐和壓力。

李績、李靖、柴紹和張公瑾等人聚在一起喝酒,場面相當的冷清。

幾人默默的喝著酒,心事全都寫在臉上。

酒宴上的氣壓有些低。

作為地主,攢局的柴紹必須要打破這樣的局面。

大過年的,如此沉默的酒宴太過煞風景了。

“諸位......”

可是他一開口便卡住了,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見他尷尬,李績出言道:“駙馬,是我等失禮了,大過年的,駙馬還請不要放在心上。”

柴紹連連擺手:“懋功客氣了,甘州的羌人作亂順利平定,本該是大肆慶祝一番,可是某與各位一樣,心裡堵得慌,怨不得別人呀!”

“哎,老夫早說過,瓊崖侯打仗的方式太過犀利,早晚要取代我等家傳的那些兵書戰策,只是沒想到這一天來的如此之快,新軍成軍不過幾個月便能橫掃兩倍於己的敵軍,還能打出那等匪夷所思的戰損,哎,老夫是真的老了呀!”

李靖嘆氣,將杯中的酒一飲而盡,不再說話。

張公瑾放下酒杯,失落道:“程知節真是走運,此戰之後,怕是我等都要受他奚落了。”

“藥師兄,弘慎,我等不必如此悲觀。”

李績安慰他們道:“新軍的裝備、訓練我等都瞭解過,五千人的花費頂得上整個十六衛一多半的軍費,陛下即便是想要擴大新軍規模也沒有足夠的錢糧,我等還有用武之地。”

“兵部那邊也不可能把大半的軍費拿來建立新軍那樣的軍隊,你們便暫時把心放肚子裡吧。”

“懋功,這次你怕是想差了。”

李靖搖頭道:“新軍是按照瓊崖侯府衛隊訓練成軍,陛下看到了新軍的強大戰力,會如何看待瓊州將軍府?”

說到這裡,他停住了。

接下來的話沒有必要再說下去。

皇帝看到新軍的戰鬥力,必定會想到瓊崖侯府那兩支戰鬥力更強,裝備更好的軍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星空武皇

雨晴魚

末世掠奪商人

花與劍

回到清朝當皇后

二月初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