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頂望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8章 表弟,你賺了多少錢?,李二:我表弟過於給力,樓頂望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二百二十八

李世民和長孫皇后對待吳正義的態度還是那樣,打趣幾句便和太上皇回宮了。

吳正義先是回國侯府和府裡的人吃了頓飯,便讓人把商行的賬本送過來。

有秦朗提供的不聯網的人工智慧幫忙,吳正義只用了兩個小時就把三年的賬目盤點了一遍。

他來盤賬不是因為怕有人貪汙,而是為了拆分吳氏商行。

吳氏商行現在已經是大唐商業的巨無霸,幾乎壟斷了大唐的製藥、製糖、鋼鐵、棉毛紡織、印刷出版、車輛製造、船舶製造和高速公路等行業,鹽業、茶、酒類生產製造、海運、零售、酒店、食品加工等行業也是半壟斷狀態。

雖然做獨門生意很爽,掙得也很多,但是他發現隨著生意越做越大,商行涉及的行業越來越多,商行的經營效率卻是在大幅度降低。

這是大企業的通病,吳正義並不覺得意外。

不過吳氏商行的發展卻是已經影響到了大唐的經濟活力,大唐大半的商業資源都在商行手裡,嚴重壓縮了其他商家的生存空間。

吳氏商行再強大也只是一家商行,不能替代所有的經濟個體來運轉大唐的商業。

大唐內部現在需要引入幾個有力的商業競爭者。

儘管已經有了李氏商行這個不弱的對手,但是李氏商行的主要業務是外貿和糧食買賣,是李世民用來平抑物價的手段,並不能算是一家單純的商號。

而大唐內部的那些大商號基本上都有世家的影子,所以在打擊士族的時候,這些商號受到了連帶打擊,只有幾家鹽商和京兆韋氏涉足海貿之後發展的不錯,不過和吳氏商行、李氏商行這樣的巨無霸沒法比。

吳正義思來想去,發現要想啟用大唐內部的商業活動,最好的辦法就是把吳氏商行的非核心業務拆分出去,形成單獨運營的新商號,再引入外來的資本,讓這些商號進行競爭。

不盤賬不知道,一盤賬嚇一跳。

吳氏商行的各項業務中,除了基建方面在虧錢,其他業務都是盈利的,而且是大賺特賺。

僅僅是製造業和紡織業兩大項在貞觀五年便有接近八百萬貫的營收,連剛剛形成商業綜合體的郵路體系也有近百萬貫的純收入。

鹽鐵的生產銷售和外貿收入更誇張,純收入近千萬貫,都趕得上大唐貞觀五年的大半的歲入了,如果算上其他的收入,吳氏商行可真的稱得上是富可敵國了!

一個商行比一個國家都富有,這很不正常!

李世民聽說吳正義在盤賬,興致勃勃的來國侯府拿自己的分紅。

手拿高達兩百二十萬貫的大額債券,李世民相當滿意,順嘴問了一句:“表弟,你今年賺了多少錢?”

得到答案的皇帝當即扇了自己一個大嘴巴子:“讓你嘴欠!”

吳正義好笑道:“表哥,你不用覺得不好意思,我現在也在發愁呢!”

“錢太多也鬧心呀!”

李世民滿頭黑線道:“你是在向朕炫耀嗎?”

“沒有,我是真的發愁呀!”

吳正義把自己的擔心說給李世民聽。

李世民聽罷,瞬間覺得自己手裡的債券不香了。

他擔心道:“聽你說完,朕想起來商行那邊的人也有反應,說是很多郵驛點附近的商鋪、酒肆、醫館等大量倒閉,之前朕沒有當回事,沒想到問題如此嚴重。”

“表哥,沒你想的那麼糟糕。”

吳正義安慰道:“大唐現在的經濟體量並不大,經濟潛力沒有開發出來,適當引導一下,很快就能盤活民間市場。”

“說說你的想法。”李世民有氣無力道。

“我打算拆分吳氏商行,把非核心的業務打包成幾個單獨的商行自行運作。”

吳正義說道:“我打算在新的商行裡引入外部的資本,只保留管理權,然後用這些資本扶持大唐的其他商家和工坊。”

“這樣做有幾個好處,首先是可以把沉積在士族手中的貨幣重新投入市場,緩解大唐銅錢缺乏的狀況。其次是做一下技術擴散,瓊崖不能成為大唐唯一的工業基地,那會造成大唐內部嚴重的財富分配不均,也不能解決城鄉人口的就業問題。最後,讓更多人和資本投入到工業生產中,即便是未來大唐的技術出現流失,大唐憑藉巨大的技術優勢和大量的實體商家也能立於不敗之地。”

吳正義說了很多,把盤活經濟的意義和方法都講給李世民聽,最後還勸李世民出資投資工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星空武皇

雨晴魚

末世掠奪商人

花與劍

回到清朝當皇后

二月初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