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優勢在我
樓頂望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4章 優勢在我,李二:我表弟過於給力,樓頂望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一百九十四章
李世民在士族身上嚐到了甜頭,士族還敢如此蹬鼻子上臉,他哪裡忍得了?
當朝命令長孫無忌批准所有請辭官員的辭呈。
而後宣佈繼續帶著滿朝文武前去山東士族的老家狩獵。
士族官員們當時就傻眼了。
皇帝不按套路出牌呀!
我們都辭職了,你去當光桿皇帝嗎?
身心俱疲河的東士族官員見狀,只好出來勸架。
他們的前車之鑑就在眼前,如果山東士族也倒下了,那麼他們就完全失去了翻盤的機會。
得知皇帝在河東的所作所為,山東士族被嚇到了。
此刻他們只想問問皇帝,俺們現在把辭呈收回來可以嗎?
答案肯定是不行了。
當著各國使節的面給皇帝找不痛快,皇帝能讓他們好過就有鬼了,而且此一時彼一時,皇帝已經完全掌握了關中、河東、隴右、洛陽、劍南道和部分江南地區,早已不是那個需要看士族臉色的皇帝了,怎麼可能與人妥協?
況且朝堂上還站著一個滿臉興奮的吳正義,以及一個嶺南土皇帝,他們可是支援皇帝的!
李世民心中盤算了一下,得出一個結論:
優勢在我!
既然優勢在我,那就一鼓作氣!
將一百多個士族官員趕出朝堂,大朝會得以繼續。
所謂大朝會,就和後世的年終工作報告會差不多,前半場都是彙報過去一年的發展成果,後半場是對未來一年的展望。
房玄齡、杜如晦和戴胄三人是主角,前半場,房玄齡和杜如晦把大唐過去一年在軍事、民政、外交等方面的成就給吹得天花亂墜,聽得皇帝頻頻點頭,那些留在朝堂上的文武也是滿臉的興奮,為大唐的蒸蒸日上歌功頌德。
後半場開始之前,是各國使節向大唐皇帝獻禮和說好話的環節。
新羅的使節按照慣例排在了第一位出場,不過卻是被唐儉給攔住了,硬生生的把這份殊榮給到了高句麗使者。
朝見唐皇的先後順序代表著大唐與其他國家的親疏關係,新羅就像是大唐的親兒子,每次各國使者朝見唐皇都是排在第一位,今日猛地排到了後面,新羅使者金三日就感覺很不妙了,那表情就像是被親媽拋棄的孩子。
所以愛會消失的嗎?
與金三日心情差不多的是百濟使者團,百濟特使樸德膾表現的像是被雷劈了,渾身顫抖不已。
高句麗就是懸在新羅和百濟頭上的一把刀,如果沒有大唐罩著,兩國的滅國之日就不遠了。
兩國的使者不理解大唐的想法,不明白他們被滅了之後對大唐有什麼好處。
高句麗可是大唐的心腹大患呀!
兩國的使者對得意洋洋的高句麗使者高步町怒目而視。
你得意個屁!
大唐還能把高句麗當朋友不成?
可是唐皇接下來的話卻是在他們頭上澆了一盆涼水,讓他們在溫暖的太極殿中都如身處冰雪紛飛的荒原之上,只覺得冰冷刺骨。
“高句麗與大唐恢復貿易之後,兩國邊關日漸穩定、繁榮,朕心甚慰。”
李世民讓方德接下高句麗的國書,笑意盈盈道:“朕已知曉你王心意,朕代太上皇收下你王賀禮。”
“所謂來而不往非禮也,大唐不會虧待自己的朋友。”
“朕賜你王高建武水晶王冠一頂,儒家經典五千冊,望其可以更好的教化高句麗百姓,朕希望兩國能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不要再兵戎相見,給兩國的百姓營造一個安定盛世!”
高步町大喜叩拜:“外臣代我王謝過陛下,外臣必將陛下教誨告於我王!”
李世民點點頭:“為顯示大唐與高句麗交好的誠意,朕決定在幽州榷場向高句麗開放鐵器及鹽茶買賣。”
“高句麗百姓生活不易,鹽鐵之利便當做大唐上下給他們的禮物吧!”
高步町還沒有說話,魏徵便站出來了。
“陛下,臣反對對外出售鹽鐵。”
魏徵出班道:“鹽鐵關係到大唐的安危,對外出售鹽鐵,必然會加強周邊各國之國力,若是反噬大唐,實乃得不償失。”
“請陛下三思呀!”
李世民瞟一眼魏徵,心中暗罵狡猾。
別人辭官的時候怎麼不見你出頭?
這時候跳出來搗亂了,該死!
不只是魏徵,接連有幾位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