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跨度不夠,長度來湊
樓頂望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1章 跨度不夠,長度來湊,李二:我表弟過於給力,樓頂望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一百九十一章
道門看似勢力龐大,在民間有著很好的基礎,與李唐皇室和士族也有良好的關係,可對於吳正義來說,道門就是一家學說而已,只不過是它對大唐的文化有很深的影響罷了。
其他的諸如人員、關係、利益勾連,在吳正義眼中什麼都不是。
不是吳正義自大,而是道門的基礎在於他們的學說,他拿掉的只是浮華與道家表面的塵土而已。
他沒有想過毀掉哪一個宗門,只是不想他們來妨礙和針對自己罷了。
瓊崖水師直接開到終南山下,對著一個小山頭,當著道門高人們的面一頓火力輸出。
炸的慘不忍睹的山頭讓道門高人們屈服了,加上吳正義威逼利誘,道門部分併入郵驛司,部分成為繼續專研道藏佈道人員。
道門的人以為這只是暫時的妥協,卻不知道這是道門改變的開始。
道門的特性註定他們不會如孔穎達等人那樣去主動接觸新的知識,吳正義便要出手幫他們一把。
吳正義辦事向來不會半途而廢,城下之盟這種東西靠不住,於是他便讓人把鍾南山裡的道門人員全給帶回來長安,一同帶回來的還有大量的地契房契以及各種債務證明。
把人和東西交給戴胄,讓民部重新理順道門的資產,該補交稅款的補交稅款,該收歸國庫的收歸國庫,剩下的那些浮財則是按照道門在禮部的度牒數量平均分給那些正式的道士。
至於說沒有度牒還待在道門的人。
呵呵,長安到藍田的水泥路要開工了,正好缺人手呢!
搞定道門的事情,吳正義著手處理佛門的人。
佛門經過幾百年的發展,其規模甚至比道門都要大的多,也要複雜的多。
此時的佛門經過幾百年的混亂時期,與各個時期的統治者們相互勾連,得到了大量的特權。
免稅、免勞逸、特許田產投獻等等還算是比較正常,這些特權道門也有。
不過佛門在有了特權之後做的就比較過分了,地主豪強做的事情他們做,地主豪強不敢做的事情他們也敢做。
佛門清淨之地多被搞得烏煙瘴氣。
誠然,佛門中的高僧大德也不少,在大唐的建立過程中也出了不少力,但是這無法掩蓋其已經成為一大毒瘤的事實。
別的不說,僅僅是他們放高利貸和借修佛的藉口隱匿人口這兩件事就已經是觸及到了吳正義的底線。
對此,吳正義的手段是相當的簡單粗暴。
關中之地,所有朝廷力量和瓊崖侯府的力量能輻射到的地區內,所有寺廟的田產全部沒收,寺廟內沒有度牒的人員全部送到工地上挖河修路,所有非法所得盡數收歸國庫,所有有劣跡在身的人員在經過刑部審訊之後直接送往南洋!
當然,吳正義只是要整頓佛門,並沒有趕盡殺絕的想法,那樣不現實,也沒有必要。
所以,在清理過關中佛門之後,所有合格的正式僧人都等到了一個編制,可以從朝廷拿工資。
佛道兩家的正式成員都要在新設立的“禮敬司”登記,成為有身份的佈道人員,吃的是朝廷的俸祿,除了一些特殊的祭祀、習俗得以保留之外,兩家不再享有任何特權。
對於吳正義的處理方式,杜如晦、韋挺和戴胄提出了反對意見,覺得他不應該搞一刀切,只是皇帝那邊採取了預設的態度,隔空便認命了許敬宗為“禮敬司”的總管,皇帝都是如此,他們只好照辦。
經過清洗之後的長安城稱得上是煥然一新。
沒有了那些青皮混賬和城狐社鼠,長安的治安前所未有的好,犯罪率直線下降,城中的風氣也好了許多。
總的來說,百姓們比較滿意。
不過士族和佛道兩家的人就相當的不滿了,尤其是在刑部給出那些被捕人員的處理結果之後,更是引起了他們的口誅筆伐。
“小偷小摸便要流放幾千裡,此般行徑與暴秦何異!”
“暴政,這是暴政,皇帝不在,他吳正義就可以為所欲為了嗎?”
“寺田廟產乃是佛道兩家的私產,收歸國庫,與巧取豪奪無異了!”
“這大唐姓李,不姓吳!”
彈劾吳正義的奏疏多到能把李承乾埋起來,連刑部和民部都跟著吃掛撈,被士族官員噴的狗血淋頭。
李承乾看到這些彈劾的時候人都傻了。
“杜公,這些奏疏都是過了三省的嗎?怎會如此之多?”
他見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