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頂望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8章 草率,李二:我表弟過於給力,樓頂望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二百零八章

在百姓眼中,新軍是一支紀律嚴明,戰鬥力強悍,對待百姓很友好的一支軍隊。

僅僅是新軍進城之後不擾民一事便得到了百姓的認可。

以往不管是府兵也好,十六衛也罷,就連巡街武侯和負責長安治安的金吾衛、監門衛,也免不了有軍士欺壓百姓的事情發生。

而新軍兩次進城都沒有打擾過普通百姓。

公平買賣,嚴守軍紀,與人和善。

新軍真的不一樣,他們與瓊崖水師、瓊崖侯府護衛一起,讓百姓們看到了軍隊的另一面。

長安百姓表示,這樣的隊伍,多多益善。

可是對於其他人來說,新軍的凱旋像是一把刀,狠狠的紮在了兵部和軍方的各位大佬心上。

有不少十六衛將領私下把十六衛稱為“後孃仔”,以此來表示對皇帝偏心新軍的不滿。

杜如晦察覺到將領們的異常,緊急給李世民發報。

李世民回了一句話之後就不管了,讓杜如晦等人心憂不已。

皇帝說了,有事去找瓊崖侯,朕忙得很,沒時間處理新軍與十六衛的矛盾!

皇帝要當甩手掌櫃,杜如晦表示自己心好累。

戴胄和劉政會對皇帝的回覆是滿肚子的牢騷。

劉政會氣憤道:“陛下這哪裡是為君者該有決斷,吳正義是什麼人?新軍與十六衛之間的事情算不上矛盾,吳正義一接手,怕是立刻要有矛盾了!”

戴胄對杜如晦道:“克明兄,你還是再問問陛下的意見,讓瓊崖侯出面有些草率了!”

杜如晦苦笑道:“二位,不是某不想問,不知你們有沒有想過陛下出巡遊獵,兩次把瓊崖侯當做是太子監國的輔政之一,其中有些什麼道理?”

“能有什麼道理,八成是陛下知道吳正義不管事,又想要安撫他,才有了這樣的安排。”

劉政會是個很保守的人,對吳正義的一些激進理念有很大的意見。

一句話,他不喜歡吳正義。

李世民離開之前,留下代太子行監國事的人有五個。

杜如晦、戴胄、劉政會、李神通和吳正義。

這次安排的五人之中,把虞世南和韋挺換成了戴胄和劉政會。

之所以換人,一是李世民想要繼續削弱士族在朝堂上的影響力,二是想要重用戴胄和劉政會。

至於說另外三個人選,大概是李世民最信任的人了,他們一個有能力、一個夠資歷、一個有實力,是鎮壓局面的最好人選。

戴胄咂摸了一下杜如晦的問題,說道:“克明兄,要不先問問瓊崖侯的想法?”

他不是在和稀泥。

新軍與十六衛之間的癥結起因就在吳正義身上,他出面的話,說不定真的有辦法解決。

杜如晦等人也清楚問題的癥結在哪裡,說到底就是對朝廷軍費和資源的爭奪。

十六衛的將領們擔心皇帝會動用本該屬於他們的軍費去建立新的火器部隊。

雖然看出了癥結所在,但是涉及到軍隊的事情,他們不能也不敢摻和。

幾人組團到了國侯府,卻發現吳正義根本不在長安。

讓國侯府聯絡吳正義,大家才知道他已經躲在藍田好幾天了。

“果然是稚子脾性,身為輔政,擅離職守,老夫一定要彈劾瓊崖侯!”

劉政會見吳正義不務正業,氣就不打一處來。

戴胄苦笑不語。

李神通抬頭望天。

杜如晦把劉政會拉到一旁,小聲道:“瓊崖侯是在避嫌,他要是與太子殿下整天待在宮裡,陛下怕是會立刻回長安來。”

劉政會也是個通透的人,聽杜如晦如此說,忙順坡下驢:“克明說的有理,瓊崖侯真要是和我等整日相處,老夫怕是要少活十年。”

“他那個脾氣,老人家可是遭不住呀!”

“哈哈!”

“劉公可是說出了在下的心聲,哈哈!”

不失幽默的自我調侃之後,侯府派車將幾人送往吳氏莊園。

汽車行駛在快要竣工的水泥路旁的便道上,幾人對於國侯府的基建效率有了新的認知。

“長安到藍田的路正式開工還不到半年吧,竟然要竣工了,真是讓人大開眼界。”

杜如晦感慨道。

戴胄笑著說:“克明兄,不能這樣算,別忘了,這條路還停工了兩個多月呢!”

“是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星空武皇

雨晴魚

末世掠奪商人

花與劍

回到清朝當皇后

二月初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