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頂望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2章 三不原則,李二:我表弟過於給力,樓頂望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二百四十二章

吳正義一戰從貞觀六年九月初五,打到貞觀七年六月初一。

八個月時間,他帶領三萬多火器部隊轉戰兩萬五千餘里,大小戰鬥打了一百多場,不但在滅東突厥的戰場上打滿了全場,還把西突厥搞的五勞七傷,簡直不要太猛。

關鍵是丫的下手也太狠了。

他率領的先鋒軍在戰場上可以精確統計到的殺敵數量超過了一百一十二萬,光是可汗、小可汗、丞相、將軍、各部頭人、西域小國國王、東西突厥上層權貴加起來就被他搞死了五千多人。

相比李靖那一路上不到十萬的殲敵人數,吳正義部更像是此戰的主宰,而李靖等人都是打醬油的。

超乎人們想象的殺敵人數讓敵人膽寒的同時,也把自己人嚇得夠嗆。

歷史上上一個創造百萬殺的人還是秦國的白起!

一時間,血手人屠,當代殺神,鐵血屠夫等名號都套在了他的頭上。

面對這樣一個不把人命當回事的主,其他人還真提不起什麼心思來。

大唐各界,百姓和武將們對吳正義的戰功是津津樂道,上層的人卻是對其戰績少有談論,最多就是私下裡罵他兩句殘忍嗜殺之類的,不會擺到檯面上來說。

御史言官們在此事上達成一致:

我們看不到,我們不知道,我們不想看到,我們不想知道。

“四不原則”也逐漸成為朝堂上的共識,沒人提,沒人說。

兵部在李世民授意下,把吳正義部的實際殲敵人數直接除以五來正式歸檔,對外宣傳時也是刻意抹除了吳正義連燒三座城的事實,只說是“破城”。

兩個突厥加在一起才有多少人口?

吳正義三萬多人就幹掉了兩國接近五分之一的人口,這個資料太可怕,最好永遠隱藏下去。

朝堂上下如此忌諱,令狐德棻自然更不敢惹這個煞星。

吳正義抽時間給兩個孩子送去了遲到的生日禮物——一匹汗血馬的小馬駒和一隻鬆獅犬幼崽。

小馬駒是他從李世民的馬廄裡搶來的寶貝疙瘩,心疼的李世民差點爆血管。

鬆獅犬則是蕭皇后送給吳憂的禮物。

九月初六是個好日子,秋高氣爽,祭天大典在太廟正式舉行。

素了九天的各位大將出現在世人面前,精神狀態顯得非常好,唯有吳正義一個站在那裡打哈欠。

他這一個接一個的哈欠威力十足,成功把眾位等待賞賜的大將們給帶偏了。

眾所周知,打哈欠這東西會有人傳人的現象。

吳正義打一兩個哈欠還好,接連不斷的打,意志再堅定的人都扛不住。

先是李靖和尉遲恭被傳染,然後是程咬金、程明震、蘇定方......

前排的武將們挨個打了個遍,然後就是一直憋氣的房玄齡,他一帶頭,文官們也憋不住了,繼續人傳人。

皇帝在高臺上慷慨激昂的宣讀祭天文稿,旁光不經意間瞥見身邊的太子打了個哈欠,心中立即升起不滿。

再然後,他看到自己另外兩個娃也在打哈欠......

“哈......唔!”

他也沒忍住,長長的打了個哈欠。

他有些慌,旁光搜尋,發現沒人注意自己出了糗,忙接著宣讀文稿。

好不容易誦讀完文稿,令狐德棻宣佈封賞開始。

方德上臺,他身後跟著三個內侍,託著滿滿三托盤的封賞旨意。

第一個接受封賞的是李靖。

作為滅突厥之戰的最高指揮,他的功績無人可以質疑,就算是吳正義的功績也掩蓋不了他的貢獻。

李世民封李靖為衛國公,授實封八百戶,良田千畝,絲絹一千匹,賜宮中乘車,贈“軍神”號。

李靖聽到自己的爵位提升,食邑增加,心裡很高興,可是當他聽到贈自己“軍神”號的時候,他眼前一黑,差點當場抽過去。

他暗罵道:“這特孃的已經不是捧殺了好不好?老夫還沒死呢,贈的什麼號?”

不過皇帝給了自己榮譽,自己要是不接著就有些不懂事了。

他硬著頭皮接下來旨意,向皇帝道謝。

李世民心中唏噓。

吳正義和一群年輕將領猛地一塌糊塗,李靖這樣的老人即將退居二線,他便把能給的榮譽全給了出來,卻是忽略了李靖的想法。

第二個接受封賞的是尉遲恭,作為李世民最鐵的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星空武皇

雨晴魚

末世掠奪商人

花與劍

回到清朝當皇后

二月初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