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戰爭打響
樓頂望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5章 戰爭打響,李二:我表弟過於給力,樓頂望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二百三十五章
吳正義和李世民的戰爭動員做的簡單粗暴,看似嚴謹,實際上到處都是漏洞。
不過這不重要。
掌握輿論工具的二人輕易就讓其他人相信了頡利帶兵搶劫大唐官方運輸隊就是事實。
連那些朝中的老狐狸都相信了。
至少他們向皇帝進言對突厥出兵的那一刻,他們心中就是如此認定的。
坊間也是群情洶洶。
十幾年過去,百姓對大唐的認同感加強,日益增長的國力和肉眼可見的生活水平提升,讓百姓對朝廷的好感增強了很多。
朝廷的錢被搶了,人被殺了,雖然皇帝說不會因為這次的鉅額損失向百姓加稅,但是百姓還是有些擔憂,一致支援朝廷奪回被搶的錢財。
連遠在嶺南的馮盎都發來電報,說是嶺南各地百姓支援朝廷出兵的十萬擔糧食已經裝船運往關中。
大唐第一次從上到下的達成對外戰爭的一致,朝廷沒有理由不出兵。
號外發出後第三天,李世民在朝會上下達了進攻突厥的命令。
突厥使者被趕出鴻臚寺,他們拿著大唐的宣戰書,由大唐陸運的馬車送往突厥境內。
大唐開始調兵遣將。
李靖任定襄道行軍總管,率領兩萬步卒和三萬騎兵從定襄方向進入突厥。
李道宗任李靖副帥,同張公瑾、張士貴、牛進達等人分領各軍,尉遲恭擔任先鋒。
李孝恭任涼州道行軍總管,太子李承乾與程咬金任副帥,統騎兵兩萬五千為中軍,吳正義為先鋒,轄胡雄所領皇家陸軍第一師、周先封所領皇家海軍陸戰隊、蘇定方所領新軍、劉仁軌、段志玄、程明震三人所領火器營、李君羨所領市舶司護衛隊,共計三萬人。
侯君集調任松州刺史,帶兵駐守松州,防止吐蕃趁火打劫。
劉宏基調任鄯州都督,盯住吐谷渾。
張亮和秦瓊調防幽州,與在此地駐守的長孫順德一起防禦室韋與高句麗。
區廷率領海軍艦隊在卑沙城與大行城外海遊弋,震懾高句麗。
市舶司一月前便發出訊息,召回突厥境內的大唐商人。
朝廷的軍事安排在大方向上沒有問題,但是細節上卻是讓人看不懂。
主要就是兩路大軍的將領安排。
大唐遠征可沒有副帥一說,就算是副帥名義上行使的監軍職責,也用不到太子出馬吧?
還有就是李孝恭的西路軍,中軍兩萬五千人馬,而作為先鋒的吳正義手裡卻有整整三萬人。
這是什麼配置?
再有就是此次作戰並未調動民夫隨行,只有沿途的一些貨運站和轉運站新招募了一批裝卸工。
沒有民夫隨行,大軍的糧草誰來運輸?那些士兵的兵器鎧甲誰來保養?
無數人表示自己看不懂。
不過李靖卻說這樣的安排沒問題。
大佬發話,其他人只敢私下議論,不敢把這件事拿到明面上來說。
武將們對此表示無所謂,只要有仗打,他們在大軍裡養馬做飯都行。
吳正義和李世民之所以這樣安排,主要是為了測試一下大唐內部的聯動,其實按照吳正義一開始的計劃,朝廷根本不用如此大動干戈,只需要跟在他屁股後面收拾殘局就可以了。
是李靖提出要測試大唐現有的體系能不能支撐大規模火器部隊作戰。
要說還是人家軍神眼光獨到,思維縝密。
李世民和吳正義聽後大受啟發,這才有了現在的安排。
大唐龐大的戰爭機器運轉起來,效率還是很高的,特別是有了良好的交通條件之後,兵力和物資的調集速度是武德年間的好幾倍。
涼州發來訊息,突厥使者已經進入突厥境內,大唐這邊立刻開始行動。
大戰所需兵力早已運動到位,吳正義、李靖、李道宗、李孝恭、程咬金等人在參加過出徵前的祭天儀式之後,乘坐飛艇前往定襄和玉門。
九月初二,吳正義帶領前鋒出玉門,過大澤,往突厥境內而去。
吳正義全軍摩步化行軍,七百多臺蒸汽拖拉機帶著彈藥補給,拖著重型裝備,陸軍、海軍陸戰隊和市舶司護衛隊全軍騎著燃油助力車,新軍和火器營搭乘越野卡車,空軍的二十艘小型飛艇在空中偵查和做通訊中繼,行軍的速度非常快,僅僅是兩天時間就到了居延海。
居延海設有唐軍的一個補給基地,可以透過張掖河直接把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