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塞翁失馬
樓頂望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4章 塞翁失馬,李二:我表弟過於給力,樓頂望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一百八十四章
皇帝和吳正義沒有義務解答其他人的疑惑。
李孝恭得到調令之後,從宮中一口氣帶走了一百多個年輕太監,到藍田去接受培訓。
吳正義對李世民的掌控欲相當的無語。
為了完全掌控朝廷與地方的電報通訊,竟然選擇用完全聽命於皇家的太監來充當收發員!
雖然不爽李世民的小心眼,不過他也沒有說什麼,反正這些太監年老出宮以後都是無依無靠的,學門技術說不定以後還能自力更生,所以他便沒去管。
拿到李世民送來的黃金,吳正義覺得自己有必要重新審視一下大唐的底蘊了。
李世民口中的“一些”黃金竟然重達一噸半!
是的,皇帝的內帑有一噸半的黃金,而且這些黃金肯定不是內帑的全部存貨。
由此可以推斷,大唐的國庫裡究竟有多厚的家底。
後世人一直以為初唐時期,尤其是武德朝和貞觀朝前期,朝廷窮的叮噹響,隋末的戰亂、突厥的趁火打劫、連綿不斷的自然災害,都在消耗著大唐微薄的收入。
但是很少有人去考慮為什麼李淵要冒著得罪士族的危險實行租庸調的稅制,也沒有人考慮李淵為什麼寧願丟了老家也要拿下牆高城深的長安城。
以後世的眼光看,租庸調製極不合理,對底層百姓的壓迫很強烈,但是李淵卻是依靠著這套稅收制度迅速完成了對人口的理順和地方管理體系的建立,又用幾近壓榨的方式聚攏財富,積蓄實力,用最短的時間掃清了各地的割據勢力,結束了隋末的亂局。
而李淵冒險拿下長安,一方面是想要在政治上取得正當性,另一方面就是看中了隋朝留在長安的那些遺產。
有了錢,才能打仗,才能結束亂局。
李唐便是繼承了隋朝最大的遺產。
隋朝有多富有就不多說了,加上瓊崖侯府對李唐的支援,實際上的消耗要比歷史上小得多。
頡利的搶劫也沒有成功。
吳正義捋了捋朝廷的開支,他突然發現,大唐朝廷並沒有太大的財政困難。
“孃的,好像上了李二的當!”
“李二絕逼是在利用老子!”
吳正義好像是反應過來了,心中大罵李二演技真好!
不過冷靜下來之後,他發現自己好像又猜錯了。
一個王朝要是沒有一點底蘊才不正常好嗎?
不去想那麼多,他立刻與胡雄帶著黃金來到城外的倉庫裡。
既然有了足夠的黃金,吳正義就決定幹票大的,把自己所需要的東西一次性採購過來。
還是那句話,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他的小身板能搬得動的物品重量實在是有限,而且他還要考慮防疫的問題,轉運的效率實在是低的可憐。
“那就來一些急需的東西!”
吳正義在給秦朗的物資清單中加入了土豆、玉米、高粱、小麥、木薯等作物的種子,還加入了優質牲畜的幼崽。
“你先試試能不能把我家這只不會抓老鼠的肥貓帶過去吧,我家貓除了不會抓老鼠,三證齊全,可以放心。”
秦朗有些不看好吳正義的這個異能。
理智告訴他,兩個時空間的差異太大了,很難說會不會允許生命體越過時空壁障。
果然,在祭獻了那隻不會抓老鼠的肥貓之後,生命體無法穿越時空壁障得以證實。
吳正義還有些僥倖心理,讓胡雄把沒了生命體徵的貓安葬,給秦朗留言:“弄些種子來試試。我給你送點豆種和麥子,你也給我備點同樣的種子,我們同時育苗,你丫的會育苗吧?”
秦朗用吳正義送過來的手機留言回覆:“老子不會育苗,不過我丈母孃會,你要做好心理準備,我家那貓不行,說不得任何生命體都不行。老子給你準備了一些實驗室器材,我給你準備一個密封培養皿,裡面是我兒子魚缸裡的水體樣本和幾條小蟲子,你可以用裡面的顯微鏡好好看看,我估計之前咱們做的防疫消殺全都是白費力氣。”
吳正義取回手機和一箱子實驗器材,看到秦朗的留言,立刻將顯微鏡組裝好,除錯過後將培養皿中的玻片樣本放到物鏡下觀察。
兩百倍,藻類的形狀出現。
四百倍,浮游生物清晰可見。
六百四十倍,視界內所有的微生物都靜止不動,水體樣本中的微生物全部失活!
而那幾條小蟲子更是死的不能再死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