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營救人質
樓頂望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92章 營救人質,李二:我表弟過於給力,樓頂望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三百九十二章
蘇定方部的下一個目標是絲路重鎮撒馬爾罕。
作為一個四戰之地,撒馬爾罕曾經是大食與西突厥對峙十幾年的前線。
如今,這裡是大食對抗大唐的前線。
十幾年的時間,大食人將這裡打造成銅牆鐵壁般的存在。
大唐商人的膽子很大,市舶司也沒有限制,大量出產自大唐絲路道的水泥和建材被出售給大食。
一如當年的高句麗,大食人用這些建築材料建造了一座座宏偉的城牆。
作為前線重鎮,撒馬爾罕的城牆甚至比長安城更加的高大,更加的堅固。
不過這樣的城牆對於唐軍來說,並沒有什麼威懾力。
城牆再結實,還能擋得住炸藥包和空中打擊?
唐軍沒有廢話,一到城下,就將城池圍的水洩不通。
城中的大食守軍已經收到了唐皇決定與大食開戰的資訊,在大唐留過學的守將對於中原王朝的攻城作戰的經典戰役非常瞭解。
撒馬爾罕城中的守軍不過兩萬,面對十幾萬的唐軍肯定沒有正面作戰的機會,只能堅守城池,等待援軍的支援。
他用從大唐學來的戰術,在得到唐軍進入大食國境的訊息時,便採取了經典的堅壁清野的戰術,把撒馬爾罕周邊五十里內的人口和物資都搬到了城中。
十幾萬大軍遠征,後勤必定會跟不上,守將的想法是儘可能不給唐軍就地補給的機會,而他的兩萬守軍卻可以依靠這些物資和人口大大的增強守城的能力。
他有足夠的信心拖住唐軍的主力。
無論是堅守到援軍到達,還是耗到唐軍補給不濟,主動撤軍,對於他來說都是大功一件。
為了提高自己守城的成功率,他還讓人改道了城外的河流,封堵了城池附近幾十裡內的水井,又把在撒馬爾罕附近做生意的唐國商人給抓到了城裡當做人質。
唐軍一圍城,他就把三十多個唐人給推上了城頭。
他用純熟的長安官話向城下的唐軍喊話:“告訴你們的主帥,立刻後撤二十里,不然本將就用這些唐國商人的腦袋祭旗!”
被推上城頭的商人哪裡見過這種場面?
個個如喪考妣。
蘇定方沒有搭理這個自信的有些過分的守將,召集手下將領開會。
“敵人手裡有人質,說說你們的看法。”
蘇定方面無表情,臉上看不出任何資訊。
與會的將領們有些犯難。
帶兵的人都清楚,三十來個人和一座軍事價值極大的城池相比,傻子都知道該怎麼選。
只是蘇定方特意召集他們來開會,他們就有些摸不準他的脈了。
見沒人說話,蘇定方有些不高興了:“怎麼,你們不是自稱天下無敵嗎?還是軍校畢業的高材生,連分析戰局的能力都沒有嗎?”
眾人竊竊私語。
“校長這是怎麼了?就是幾個商人而已,我們打進城去,他們說不定還有活命的機會,總不能指望對方主動放人吧?”
“誰說不是呢?幾個人質就能擋下大軍腳步,這仗就沒法打了。”
“我看校長是想要救人了,哎,這種事情不好處理呀!”
“那些商人畢竟也是大唐子民,不救有些說不過去.......”
蘇定方拍拍桌子,眾人立刻安靜下來。
他在李靖去世之後便開始擔任軍校的校長,對於自己這些學生的反應,他不太滿意。
“你們都忘記了作為軍人的職責!”
“我們不同於其他的軍隊,守護大唐的安全與保護大唐的百姓同樣重要!”
“敵人很無恥,用普通人的性命來威脅我等,我們該怎麼做?”
“你們一定在權衡利弊,這很好,但是還不夠!”
“不管我們是否能夠拿下撒馬爾罕,只要敵人手中的人質出現大的損失,我們的任務就失敗了一半!”
“某叫你們來,就是要你們確認今後在在對外作戰中的基本原則!”
“戰爭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戰爭只是我們扞衛大唐整體利益與百姓利益的手段。”
“你們要記住,作為軍人,我們可以犧牲,但是不能犧牲大唐和百姓的利益!”
蘇定方說到這裡,起身道:“某決定,後撤三十里!”
“什麼?您真要接受敵人的威脅?”
眾人聞言,都是一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