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
樓頂望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73章 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李二:我表弟過於給力,樓頂望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三百七十三章
年底,李淵歸葬獻陵。
李世民讓太常寺在獻陵旁邊給自己搭建了一座小院子。
他與長孫太后搬出大明宮,搬到小院子裡給李淵守墓三年。
沒過幾天,李元吉找到太常寺,要在獻陵建一座一模一樣的小院子盡孝。
這個要求太常寺不能拒絕,李世民也不能說什麼。
李元吉表態,其他的兄弟也不甘示弱。
李元景、李元昌、李元禮、李元嘉、李元懿等哥幾個也紛紛搬到了獻陵。
除了滕王李元嬰表示要陪著母親柳太妃養病外,李世民其他還在世的兄弟全都搬到了獻陵附近守靈。
等到各位王叔整整齊齊的搬到獻陵,李承乾突然感覺自己好像是被架到火上烤了。
瞭解內情的人知道這是王叔們自發的盡孝之舉,不瞭解內情的人呢?
老爺子前腳剛走,後腳侄子就把叔叔們給發配去守陵了......
皇帝侄子也忒不是東西了!
外界的聲音讓李承乾心裡很不是滋味,找吳正義訴苦。
吳正義懶得管皇家的家事,他對西域鐵路的建設情況更加在意,而且吳閔醒來之後,第二輪的技術擴散也正式開始,有很多事情都需要他與吳閔去處理,沒時間管閒事。
參加過天元九年的第一次朝會,他便去了蘭州,視察這裡的黃河大橋工程。
李承乾抽空跑到老爹那裡尋求安慰,順便請教一下該怎麼處理皇家內部的事務。
他想通了。
既然註定要背上一些罵名,還不如借這個機會調整一下皇室成員的待遇問題。
李世民在位時已經對宗室的管理做出了一些調整,不過他對宗室的人有些下不去手,只是加強了對宗室成員的管理手段,對於宗室的待遇非但沒有削減,還大幅度增加了宗室的開支。
成家的王爵每年可以拿到三千貫的補貼,公主可以拿到一千五百貫的補貼,有司職的還可以拿到一份可觀的薪資。
成家的公爵每年可以拿到兩千貫的補貼,縣主可以每年得到五百八十貫補貼,司職薪資另算。
以大唐物價水平,這些補助和薪資足夠他們過上極高質量的生活了。
此外,宗室成員手裡還有大量的土地、宅邸、商鋪、商船、礦產等資產,每年的收益比他們的補助還多。
而且宗正寺每年還會給宗室們發放很多市面上搶手的商品來照顧他們的日常生活,婚喪嫁娶、教育、醫療等都有宗正寺出資操辦。
可以說,大唐的宗室只要不做什麼違法亂紀的事情,有自由、有錢花,應該是歷代王朝中過的最舒服的宗室了。
宗室們過的舒服是建立在國庫和內帑每年超過三十萬貫的巨大開銷上的。
這些年,大唐經濟迅速發展,給宗室多花些錢對朝廷和皇帝來說不算什麼事。
問題在於,優越的生活條件刺激下,又沒有來自其他方面的威脅,宗室成員的數量激增。
僅僅是貞觀年間,五福以內宗室的數量就從不到三百人擴充套件到了兩千餘人。
再這麼發展下去,用不了五十年,宗室的成員數量就可能過萬!
到時贍養宗室就會成為一個巨大的負擔。
近年來朝堂上已經有不少人提出過削減宗室待遇的問題,只不過因為種種原因而被擱置。
李承乾倒是想徹底解決這個問題,不過他一直下不了決心,生怕別人說自己刻薄寡恩。
現在好了,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而且還是那種甩都甩不掉的鍋。
雖然這件事他可以解釋,但結果不用想也知道,肯定是越描越黑。
反正要背鍋,還不如快刀斬亂麻,解決掉宗室這個懸而未決的麻煩。
李世民沒有點頭,而是讓李承乾去和自己的那些兄弟姐妹好好談談。
這種事情他不願意參與,李承乾只好在獻陵來回折騰,和叔叔們拉家常。
最終,李元吉和李元昌站了出來,給宗正寺寫信,提出對宗室制度進行改變。
李承乾回到長安,又到李孝恭、李道宗和自己那些姑姑和兄弟姐妹家裡拜訪。
李泰、李恪、李佑、巴陵、長樂、高陽、李崇義、李承道、李承宗等站出來力挺皇帝啟動宗室制度改革。
李象接到了自己的第一個正式任務,和李佑一起去晉陽與隴西李氏的長輩們去談這件事。
朝堂上有李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