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恆羅斯之戰續
樓頂望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90章 恆羅斯之戰續,李二:我表弟過於給力,樓頂望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三百九十章
吳正義受到吳閔啟示的時候,恆羅斯戰場上,激戰已經開始。
戰場上的情況與吳閔的猜測差不多。
小小的一塊平原不足以讓數萬重灌唐軍展開,薛仁貴只能在正面展開不到五千的兵力。
平原上的散落的風化碎石對於唐軍的拖拉機和騎兵極其不友好,尖利的石頭很容易割破拖拉機的輪胎,刺傷馬蹄。
不過這並不能成為限制唐軍攻擊力的客觀原因。
吳正義說得對,打仗沒有那麼簡單。
地形對於唐軍的限制同樣會作用在大食軍隊的身上,他們的戰馬同樣難以發揮作用,不得不捨棄戰馬,與唐軍步戰。
而且雙方的指揮官還採取了同樣的戰術——正面步戰的同時,派出機動部隊繞後偷襲對方的後方指揮所。
薛仁貴派出了六十輛拖拉機和一萬騎兵繞過正面佈滿尖利碎石的小平原,從東面襲擊敵人後方。
大食將領派出了一萬精銳騎兵,也打算從東邊繞後偷襲唐軍。
正面的戰鬥還沒有爆發,王方翼率領的迂迴部隊就與大食的迂迴部隊撞了個正著。
沒的說,打就對了!
六十輛拖拉機衝到隊伍前面,依靠自身的鋼鐵之軀和架在車棚上的水冷機槍一頭就衝進了敵人的騎兵隊伍裡橫衝直撞。
大食的騎兵很精銳,但是面對機械怪物似的武裝拖拉機,毫無還手之力。
他們手中而弓箭和彎刀只能給唐軍的武裝拖拉機撓癢癢,連刮痧都做不到。
大食的前鋒騎兵不到十分鐘就屍橫遍野,潰散開來。
“衝過去,別放跑一個敵人!”
王方翼在步話機裡釋出了總攻的命令。
對於唐軍來說,正面戰場的敵人根本就不需要考慮,派出兵力迂迴偷襲也僅僅是為了儘快結束戰鬥而已。
對於這些進入大唐境內的敵人,薛仁貴的命令是不準放走一個。
相比這個命令,迂迴偷襲反倒是顯得沒有那麼重要了。
王方翼只是簡單向薛仁貴彙報了一下自己這邊的情況,薛仁貴就暫時放棄了東面迂迴的戰術,而是再次派出六千人乘坐拖拉機和戰馬從戰場西面的草甸迂迴偷襲。
大食將領透過望遠鏡發現了唐軍又派出了一路迂迴部隊,也想要派兵前去攔截。
可惜,他們是有心無力,只好在後方設定防線來阻擊唐軍的迂迴部隊,防止自己的後路被截斷,遭到前後夾擊。
這就要說一下唐軍和大食軍的戰力構成了。
在這個時代,別看有些戰場上動不動就宣佈投入了多少萬的兵力作戰。
實際的情況是,傳統的冷兵器部隊中,真正有正面作戰能力計程車兵可能都不到總兵力的一半。
因為另一半的兵力主要就是後勤部隊。
尤其是在純騎兵構成的部隊中,許多人原其實是在為真正的戰兵做照顧馬匹、保養武器這樣的後勤工作。
大食軍隊就算是不虛報兵力,六萬人的騎兵集團中,最多隻有不到四萬的戰兵,人馬看著不少,但這不到四萬戰兵就是這支騎兵部隊可以投入的兵力上限。
反觀唐軍,得益於技術的發展,大量裝備蒸汽動力和內燃機動力的運輸工具,自身的補給能力就很強,雖然說後勤的消耗更大,但卻更節省人力。
五萬唐軍中,後勤部隊才不到一千。
唐軍實際可以投入戰鬥的兵力比大食軍可是多的多,加上武器裝備上的優勢,薛仁貴作為指揮官,可以很從容的調動兵力,調整戰術。
於是,正面戰場開展沒多久,就出現了五萬人包圍六萬人的奇觀。
不過大食的特殊體制讓大食人戰鬥意志及其的堅韌,而且他們還裝備了簡陋的火器——短身管青銅火炮,還有投擲火藥包的小型投石機,可比大唐的其他敵人難對付的多。
為了減少戰損,薛仁貴並沒有吝惜手裡的重火力,也沒有讓士兵直接衝擊。
三十多門火箭炮和一百多門迫擊炮和山炮對正面的敵人進行了長達半個小時的火力覆蓋。
在炮兵氣球的指引下打掉對方的火力陣地和指揮所之後,他才讓士兵發起正面進攻。
大食軍的機動優勢發揮不出來,火器被打掉,自身又在炮火之中損失慘重,亂做一團。
這場大戰的結果從一開始就註定了。
王方翼完全放棄了去迂迴攻擊,帶著部隊開始追擊被衝散的敵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