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出手
樓頂望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57章 出手,李二:我表弟過於給力,樓頂望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價物,繁雜的貨幣不僅嚴重影響商業交易的效率,還增加了朝廷對於經濟的調節能力。
朝廷面對債券危機和商業萎縮時束手無策就是最好的證明,想要規避幣制混亂帶來的種種麻煩,最好的辦法就是建立一套穩定的幣制。
二是相關的律法滯後,商業行為中的漏洞太多。
回顧這次經濟危機,除了那幾個燒了交易所總部接待大廳的人可以找到適用的法條來懲治,其他事件幾乎完全找不到適用的法條讓官府強力介入。
連朝廷想要懲罰違規發售海外開發債券的責任人都找不到合適的法律依據,以至於朝廷不得不擔下這件事的全部責任。
所以制定新的、適宜的律法已經刻不容緩。
三是產業與市場單一,抗風險的能力不足。
大唐目前的生產經營活動中,糧食、布匹、鹽茶等生活必需品的生產依舊是主流,其他工農業的生產佔比很低。
朝廷提出鼓勵消費,響應者卻很少。
是大唐百姓窮苦不堪,無力消費嗎?
不是!
大唐百姓不敢說都是豐衣足食,但是大部分的人家都是吃喝不愁,這麼多年積累下來,多多少少都有些家財。
這一點從皇家銀行和農牧銀行不斷增加的個人儲蓄就能看出來。
百姓有錢不花不是因為捨不得,而是市面上的商品種類太少了,無法引起百姓的消費興趣。
大唐有必要進行一次產業升級,創造出更多的消費需求,讓百姓在滿足生活所需之外,提高生活品質,同時在大唐內部創造出一個更大的消費市場。
大唐現在對於海貿的依賴太大了,一次海路受阻就差點讓海商團滅已經很能說明問題了。
不管是出於大唐產業升級、改善百姓生活的考慮,還是減少對海貿依賴的實際需求著眼,大唐都要建立起一個更加龐大、更加有活力的內需市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