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頂望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54章 最後一根稻草,李二:我表弟過於給力,樓頂望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三百五十四章

天元二年轉瞬即逝。

吳氏商行與李氏商行先後在交易所休市前集中掛牌了高達六百萬貫的各類債券。

大唐的債券市場在寒冷的臘月因為這些債券變得火熱無比。

過完年,大唐的新稅率就要執行,數不清的商人都想用債券來避稅,畢竟債券的交易印花稅比起需要增交的稅款,實在是不值一提。

大過年的,天元二年的年底大朝會沒有舉行,而是由馬周、房玄齡和韋挺三人在電臺直播彙報,直播結束,三人就分頭去了河北道、絲路道和江南道搞慰問。

王玄策在鴻臚寺主持了各國使者的招待會,唐儉則是去了幽州,與室韋的幾個部族頭人談判。

各部也只是開了個內部總結會議,然後就放假了。

這麼說也不對,因為禮部和御史臺並沒有放假。

禮部派人,到各地的英靈廟與當地的府衙、百姓一起祭奠先輩。

祭奠結束之後,禮部和御史臺的官員還要巡視各地的年節慶祝活動。

朝廷命令禁止各地的慶祝活動不能鋪張浪費。

大唐富裕了,但是朝廷希望大家繼續發揚艱苦樸素的作風。

畢竟大唐還有一些人的生活水平不高,還不到歌舞昇平的時候。

李承乾夫妻擺駕東北三道,慰問那些堅守在工作崗位上的百姓和軍人。

李世民和長孫皇太后去了高原道搞慰問。

李淵也閒不住,親自回成紀老家祭祖去了。

吳正義也早早的回了瓊崖侯府。

長安城中,有點份量的人只剩下三省的三巨頭,其他的勳貴、部閣長官都放了長假,年假加上皇帝特許,最長可以請假兩個月。

難得放長假,不少人直接回老家去過年了。

留在長安的頭面人物也收到了唐王和秦王的冬獵邀請,組團進了秦嶺獵場。

長安留守的唯二沒有外出的大佬是李孝恭和蘇定方,兩人負責長安的防衛。

沒了那些權貴在,長安東市的高階店鋪生意有些清淡,西市卻熱鬧依舊。

長安城張燈結綵,熱熱鬧鬧的便到了正月初六。

正月初六,朝廷和地方府衙恢復辦公,銀行、市舶司、郵驛司、交易所恢復運營。

人們還沒有從新年的熱鬧氣氛中完全走出,交易所已經被各地的大商人擠爆了。

皇帝要籌資建設大唐關中學院,一開年便把內帑持有的四十萬貫債券掛牌出售,交易價格只是加了一年的利息。

這麼優質的理財產品對想要避開新稅率的大商人們來說,是難得的機會,債券一掛牌便被搶購一空。

初七,國侯府和盧國公府、衛國公府、平陽公主府、鄂國公府等二十八家府邸以各種理由掛牌出售手中的債券,總量超過六十萬貫。

這批債券依然是被一掃而空。

初八,市舶司釋出公告,向民間募集總計一百六十萬貫的資金,用於修建天竺、大食和東海郡等地的海港,並建造新的遠洋海船。

市舶司是大唐最賺錢的部門,也是最不缺錢的部門,它發債券,只能說明海貿的需求激增。

這下子,手裡有些閒錢的人都坐不住了。

不過市舶司釋出的都是千貫起步的大面額債券,能入場的只有那些大商人。

那些小有家資的人直接被排除在這次的盛宴之外,意見頗大。

不過沒等幾天,一向不缺錢的郵驛司傳出業務分割的訊息。

大唐的郵驛業務將分為三部分。

信件包裹投遞和電報通訊業務打包出售給郵驛司,郵驛司將不再經營同舟客棧及其相關業務。

同舟客棧和附屬郵驛司的商鋪經營業務分離出來,成立單獨運營的大唐皇家連鎖商業集團,股東為李氏商行和吳氏商行。

郵驛司下屬的航空業務分割出來,成立大唐第二航空集團,隸屬三省直接管轄。

三部分業務分割之後要自負盈虧。

失去商業綜合體支援,郵驛司的財務狀況急轉直下,不得不向民間募集資金,來維持正常運轉。

郵驛司一下子從肥的流油的香餑餑變成了多投入少產出的燙手山芋。

債券市場並不看好郵驛司發行的債券。

不過當吳氏商行和三大建設集團開始大量吃進郵驛司的債券之後,民間資本便跟進來。

五十萬貫的小面額債券對大商人的吸引力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星空武皇

雨晴魚

末世掠奪商人

花與劍

回到清朝當皇后

二月初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