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向死而生
樓頂望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63章 向死而生,李二:我表弟過於給力,樓頂望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三百六十三章
蕭皇后去世後,李淵的身體也一天不如一天。
吳正義想把舅舅接到瓊州來,但是李淵拒絕了。
他說:“朕是大唐的皇帝,有自己的使命,瓊崖雖好,但是它代表不了大唐。”
“能代表大唐的是長安,是三秦大地,是綿延的山河風光,朕來自這裡,也要在這裡走完人生的最後一程。”
李世民很擔心他的身體,幾乎每天都和自己的兄弟姐妹守在他的身邊。
但是一個時代的落幕人力無法阻止。
十月十二,李靖在從軍校回家途中突然暈倒。
十月二十,一代軍神,衛國公李靖病逝於長安中心醫院,享年八十八歲。
大唐軍界萬馬齊喑。
朝廷為這位立下無數功勳的老人舉行了有史以來最為龐大的閱兵式來送別。
駐守關中各地的五萬大軍在閱兵式後,向衛國公靈柩敬禮送別。
李承乾、吳正義、李道宗、周先封、薛仁貴、蘇定方、侯君集、李建成等八人為其扶棺。
五千大軍護送靈柩歸葬三元,更有二十餘萬軍民沿途揮淚送行。
李世民親筆為李靖提寫墓誌,朝廷在他的墓前立下一塊高達三十三米的巨大紀念碑,上書:
大唐軍神所在,護我華夏基石
於李靖而言,僅僅是這一座紀念碑,足以抵得上世間所有宏偉的陵墓。
這樣的禮遇大概是李靖活著的時候沒有想到的。
他在大唐的地位就是如此之高,因為他不只是縱橫沙場的名將,還是大唐軍校的校長,為大唐培養了三代優秀的將領。
他所著的六軍鏡、韜鈐總要等兵書成為了大唐從傳統冷兵器時代向熱武器時代過渡的重要著作,他的軍事思想將會長久的影響後事的軍事。
這一點是吳正義這個一手將大唐帶入熱武器時代的人都沒有做到的。
論打仗,吳正義很強。
論對軍事的見解,吳正義在李靖面前就是個弟弟。
十一月初九,高士廉逝世。
同月二十三,楊恭仁逝世。
十二月初,宇文士及逝世。
天元八年未出正月,虞世南逝世。
到此,武德一朝的老臣幾乎全部離世。
李淵非常傷心,整日裡悶悶不樂。
不過這些老臣都是年歲大了,他還能接受時間的無情。
但是沒多久,又輪到李世民悶悶不樂了。
天元八年二月初四,杜如晦於瓊州病逝,享年七十二歲。
杜如晦去世的訊息傳到大明宮,李世民當場暈厥。
房玄齡聽到這個噩耗,八十歲的他在中書省昏迷過去,當晚十點二十,這位早該頤養天年的大唐重臣跟隨自己多年的好友一起離開了。
房謀杜斷,同一天離開。
大唐雙子星隕落,朝野震動。
李世民一日昏厥兩次,大明宮亂作一團。
李承乾將吳正義和李績請回朝堂坐鎮。
吳正義一回到長安,立刻將劉席推上中書令之位,安定朝堂。
李績接任尚書右僕射。
吳正義守著李世民,生怕他想不開。
“表弟,朕是真的老了。”
李世民對著吳正義長吁短嘆,聽得他渾身不舒服。
“表哥,你才六十多歲,怕什麼?”
“依我看,表哥再堅持個三五十年的不成問題。”
吳正義不太會安慰人。
李世民苦笑:“人過七十古來稀,表弟,你不會老,體會不到朕的心境。”
“我都當爺爺了,還不老?表哥,你不會真的以為我是神仙吧?”
“可你看著比宣兒還年輕,你讓朕怎麼想?”
“要不我也染個奶奶灰?”
“奶奶灰是什麼?”
“就是灰白的頭髮。”
“那倒不必,過些年你要是還不老再染髮吧。”
“表哥,你是不是很好奇我為什麼看起來這麼年輕?”
“是挺好奇,你大概不會告訴朕。”
“會,不過不是現在。”
“是要等朕殯天的時候嗎?”
“別說喪氣話,我現在可以告訴表哥,我的身體能保持緩慢衰老是要付出代價的,如果可以,我寧願正常變老。”
“你這話......朕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