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頂望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30章 唐軍的裝備進化,李二:我表弟過於給力,樓頂望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候就考慮到了這個問題。”

“兵部對武器的公差要求很高,就是怕出現你說的那種情況。”

“新槍裝備了差不多兩年了,除了西北地區的軍隊和騎兵反應不太好用,其他各地的反饋都很好。”

“騎兵那裡是怎麼回事?”吳正義問道。

武欣道:“主要是騎兵的作戰方式和武器不匹配。”

“騎兵反應說在馬背上給步槍裝彈有些困難,一線計程車兵更喜歡長槍管的轉輪手槍和雙管獵槍。”

“畢竟是騎馬的部隊,精確射擊的要求不高,能連發的轉輪手槍和一打一大片的霰彈他們更喜歡。”

吳正義點頭:“那就讓兵工廠設計一款專門給騎兵用的武器。”

“兵部不能只追求武器的通用性,還要考慮實際的作戰需求才好。”

“誰說不是呢?”武欣道:“霰彈和手槍彈的射程也太短了,論攻擊範圍還不如弓箭。”

“雖說騎兵免不了和敵人近戰,但是遠端攻擊的能力一定要壓過敵人才行呢!”

吳正義:“嗯,是這樣,要是有可能,給騎兵配上半自動,爭取一步到位。”

“別想了,兵工廠拆解了你帶回來的那些連發武器,要造出來太費勁了。”

“不會吧?瓊崖連仿製的能力都沒有?”

“有倒是有,但是生產成本會非常高,那些武器太過精細,成本一報給兵部和戶部直接就被否決了。”

武欣沒好氣道:“虧你還是瓊崖學派的祖師爺呢!”

“你知道嗎?科研所和兵工廠研究過那些連發武器之後發現,大唐現在的武器和你帶回來的那些武器根本就是走的兩條技術路線。”

“什麼兩條技術路線?”

吳正義聽得有些迷糊了:“連發武器的原理不都是一樣的嗎?”

“一樣?”武欣翻翻白眼:“你是真不懂還是裝不懂?”

“什麼意思?”吳正義滿頭霧水。

“唐軍的主力裝備使用的都是銅殼彈,你帶回來的那些武器使用的都是鋼殼附銅彈,你說區別在哪裡?”

武欣懶得再多解釋,自顧自拿起望遠鏡觀看閱兵式。

吳正義想了一會兒,猛地一排腦袋:“嘿,還真是,怎麼把這事給忘了。”

“完蛋,歲數越大,記憶裡越差。連兩個不同體系的武器基礎技術路線都忘了!”

後世的網友總是被一條流言忽悠。

什麼使用鋼殼彈是因為缺銅!

根本就不是缺不缺銅的問題。

後世每年精煉銅的產量最少的時候也在近千萬噸,彈藥消耗的那點銅算個屁。

根本的原因在於輕武器體系就是和使用銅殼彈的輕武器完全不同!

為鋼殼彈設計的武器使用銅殼彈,保證士兵和後勤都會罵娘!

隨著大唐的技術進步,吳正義發現自己的盲區也越來越多。

不過這是沒辦法的事情,技術細分太過龐雜,沒有人能成為全才。

能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做到頂尖就很不容易。

吳正義就是有過目不忘的外掛也不能成為全才!

搖搖頭,甩掉腦中的胡思亂想,吳正義繼續觀察唐軍的武器裝備。

很快,陸軍、騎兵和海軍方陣就透過了廣場。

接下來進場的重火力部隊。

先出場的是騾馬拉著的重武器。

主要是各種口徑的牽引火炮和隨軍進行支援的水冷機槍。

這些武器基本沒有多少升級,和吳正義沉睡之前的變化不大。

前線支援的火力還是以七十毫米、八十毫米山炮、步兵炮和各種口徑的迫擊炮為主。

水冷機槍從外表上看幾乎沒有任何變化。

當然,這麼多年過去,改進還是有的。

火炮基本都改成了管退式,極大的增加了火炮的射速。

這和瓊崖的材料學進步和機加工水平有關,優質的彈簧材料出現,讓架退火炮向管退火炮進化有了可能。

液壓裝置的量產讓炮架本身抵抗後坐力的能力大大增強。

機槍方面沒什麼好說的,傻大笨粗,唯一的值得一說的是,手搖式的加特林機槍仍然沒有退出現役,仍然是三線部隊的標準裝備。

不過新裝備的手搖機槍使用了更好的材料和加工工藝,讓重量和體積有了很大縮減。

之前要隨軍行動時,至少需要兩匹馬或是一個拖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星空武皇

雨晴魚

末世掠奪商人

花與劍

回到清朝當皇后

二月初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