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騎兵攻城,唐軍很憋屈
樓頂望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11章 騎兵攻城,唐軍很憋屈,李二:我表弟過於給力,樓頂望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三百一十一章
梁城城頭的唐軍打的是無精打采,但是城外的高句麗軍已經是完全沒有了進攻的心情。
短短五分鐘的時間,幾乎所有的弓手和推動投石機前進計程車卒便傷亡了七成,想要繼續進攻已經是不可能了。
唐軍犀利的火器讓高句麗的將領們心驚。
他們從一些渠道聽說過唐軍的火器部隊很厲害,但是絕沒有想到會厲害到這種程度。
好在這一次的進攻不是總攻,而是一次常規的試探行動。
雖然損失了上千名弓手和軍卒,但是他們也摸清了城中唐軍的數量。
從唐軍四面城牆上的火力來看,城中的唐軍數量不超過五千人,而且看起來計程車氣並不高。
這個數量的唐軍對擁有數萬大軍的高句麗軍來說不算什麼。
唯一的麻煩是拖得時間長了,其他地方的唐軍必定會派兵前來支援,他們需要趁著敵人援軍到來之前將城池攻下。
於是一幫高句麗將領聚在一起開始了頭腦風暴,最終確定了一個計劃。
消耗唐軍的彈藥儲備。
火器的構造在高句麗不是秘密,高句麗將領知道,唐軍的火器需要彈藥,而駐守梁城的唐軍不到五千,武器彈藥的儲備必然不多,只要想辦法誘使唐軍大量消耗彈藥,等到唐軍手裡的彈藥消耗的差不多了,再攻城時必然就沒有太大的阻力了。
確定了計劃,就要找人去執行。
幾個高階將領扯皮了一陣,最後決定由騎兵接下了這個任務。
騎兵的速度快,只要能保持住速度,被擊中的機率就很小了。
於是他們撤回了進攻部隊,換上騎兵向城牆四面發起攻擊,用騎兵的弓箭拋射來引誘唐軍開火,以此來達到消耗彈藥儲備的目的。
用騎兵攻城,聽著就腦殘。
但是高句麗將領的決定並非愚蠢,而是出於多方面的考慮。
首先,唐軍注重士卒的生命安全是出了名的,無論騎兵向城牆上拋射弓箭看起來多麼不靠譜,但是隻要弓箭射到了城頭上,必然會對唐軍造成殺傷。
以唐軍的習慣,他們一定會阻止騎兵靠近城牆。
這叫攻其必救,不管唐軍願不願意,他們都要攻擊騎兵。
其次,唐軍需要考慮騎兵壓制守軍之後,高句麗軍大軍壓上的可能。
放任騎兵在城下,對於防守極其不利,必然要趕走這些敵人。
這也是攻其必救。
事實也是如此。
唐軍直接被高句麗軍的神奇操作弄懵了。
當看到分成小隊的騎兵靠近城牆的時候,除了沒有機會開炮的李德槳先照著城下的騎兵小隊開了一炮,打掉了兩個騎兵,其他守軍都是在城下騎兵搭弓放箭之後才反應過來,用槍彈把騎兵趕走的。
只是一輪來自敵人騎兵的攻擊,就造成了一名士兵陣亡,三名士兵受傷的戰損,另外,在機槍沒有開火的前提下,面對區區不到兩千騎兵,唐軍就消耗了超過兩萬發彈藥。
而戰果加在一起不過是打死了對方二十多人。
這種無賴的打法讓沒有吃過虧的劉仁軌大為光火,要不是李承乾按著,他早就帶著部隊衝出城去了。
彈藥的消耗無所謂,反正城裡的彈藥儲備足夠幾萬唐軍消耗半年的,可是人員的損失就讓人接受不了了。
“孃的,這幫傢伙太狗了,我建議啟用機槍組,把這些個狗皮膏藥直接打爆!”
本就一肚子氣的李德槳此時火氣更大了,恨不得直接叫空軍過來把敵人的大營給點了。
“好了,這件事本宮也有責任,壓制的太厲害,束縛住了軍士們的手腳,本宮要檢討。”
李承乾主動承擔了責任,其他人心中更是壓抑了。
不過檢討過後,問題還是要解決。
“大家說說吧,該如何解決敵人的騎兵騷擾?”
李承乾和吳正義、李世民學習的東西都是戰略層面的,對於具體的作戰指揮不太擅長,問題又交給到劉仁軌等人手中。
老將們一個個抬頭望天,低頭數地磚,明顯不想摻和具體的戰術指揮。
而且他們也沒什麼好辦法。
李德槳的腦子很活絡,沉思片刻,他拿出軍械庫的武器清單翻看起來。
劉仁軌道:“別找了,某看,就是要用機槍解決問題!”
“別急,我記得和無後坐力炮一起送過來的還有一批地雷來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