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頂望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06章 你的背後是大唐,李二:我表弟過於給力,樓頂望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爭所產生的開銷,不管大唐此戰消耗多少,所有的開支都需要留下來的人平均攤付。

吳正義從來不會做虧本生意。

在這個時代,大唐開出的條件對於大部分人都掙扎在死亡線上的高句麗百姓看來說有著致命的吸引力,但是大唐不能做爛好人,那樣對於大唐的百姓不公平,大唐能做的就是給這些人一個改變命運的機會。

這六個條件一公佈就受到聚集點內的底層農戶歡迎,對移民的抵制情緒一下子就消失了大半。

畢竟高句麗的農戶說的不好聽點就和地主的農奴差不多,被壓榨的厲害。

去了大唐,雖然還是做佃農,但是至少還能又吃又喝有房住,比起繼續忍飢挨餓要幸福多了。

關鍵是底層的人也沒有什麼財產,相比優越的移民條件,他們更容易向肚子妥協。

不過對於那些個有土地或是其他產業的人來說,移民未必就是個好的選擇了。

寧為雞頭不做鳳尾的想法在哪裡都有。

不過在瓊崖的官員給他們算了一下留下來的成本之後,大部分人也都妥協了。

大唐此戰的預計開支在兩千兩百萬貫左右,而能留下來的人最多不會超過一百萬。

高句麗的地主可不是大唐的地主,即便是按照最少每人二十二貫的賠償款,一個地主之家都要賠出上百貫。

這對高句麗的中小地主來說可不是一筆小錢。

中小地主都是最會算賬的不需要再多解釋,他們也加入到了移民計劃中。

他們在某些方面甚至比底層農戶更積極。

因為大唐是按照戰前的土地價格來折算錢財的。

兵荒馬亂的年月,土地哪裡有實實在在的錢糧握在手裡讓人安心?

搞定這些人,就只剩下那些個大地主和沒有被清洗掉的高句麗官員了。

對這些人,如果是一開始就和大唐合作的,大唐還能保證他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如果是一開始就敵視大唐的人,那吳正義只能對他們說一聲不好意思了。

二月開始,還未融化的北方雪原上出現了一批批乘坐拖拉機或是馬拉爬犁的移民往營州或是沿海地區移動。

數千輛拖拉機,上千輛卡車、數以萬計的馬拉爬犁,在極短的時間裡將超過六十萬人送到了南下的船隊或是火車上。

為了應對這次的移民潮,大唐內部幾乎動用了所有可以動用的運輸力量。

大唐將幾乎所有的鐵路運力需要的車頭和車廂都轉移到了洛幽線上。

上百次列車將大批的後勤補給送到營州,然後帶上滿車的人南下,將他們直接送到北方各道,再由各道移民點的官府派人和車輛將這些人送到移民點進行安置。

海路上,大唐和瓊崖抽調了所有可以調動船隻北上,一次性便從佔領區運走了超過三十萬人。

船隊會將這部分人運送到定點港口,然後轉陸路或是內河運輸,將這些人送到南方各道的官府手中,而後再由移民點派人接走安置。

這個過程說起來簡單,整個過程中的轉運不超過三百萬人次,放到後世,可能還沒有幾個大火車站的出行人數多。

但別忘了,這裡是大唐!

三百萬人次的人員轉運,讓各地的官府滿負荷運轉,即便是有早就制定好的轉運流程,還是出現了不少的問題。

特別是年後,大唐北方普降大雪,導致幾乎所有的北方安置點都沒有按計劃完成移民轉運計劃,有的甚至推遲了接近半個月的時間,給作為轉運站的一些地區造成了很大的困擾。

老話說的好,倉廩實而知禮節。

苦哈哈的高句麗移民們的認知和唐人有著本質的區別,習慣上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更關鍵的是,高句麗移民中懂大唐官話的人很少,隨行的翻譯顧不過來太多人,導致還未到達安置點的移民與唐人發生了數不清的衝突。

無奈,當地的訓練營地強力介入,才基本維持在了局面。

這其中,最大的一次集體衝突發生在程咬金的老家。

到達濟州的三千多移民等了七天都沒有等到前來接應自己的人,又是經過了好幾天的封閉運輸,這些移民就嚷著要出去看看。

帶隊的人當然不同意,只是他們人手有限,不可能看住所有人。

有十幾個移民裡的混子趁看守不注意,偷偷跑出臨時營地,跑到濟州城外的一個村子想要買些酒菜(事後他們說以為那個村子就是個集市,不然怎麼會有好多的二層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星空武皇

雨晴魚

末世掠奪商人

花與劍

回到清朝當皇后

二月初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