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頂望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16章 海戰,李二:我表弟過於給力,樓頂望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主力的手搖三管轉管機槍。

只不過海軍使用的手搖轉管機槍和一些地方守備部隊使用的不太一樣。

守備部隊使用的是十毫米口徑的黑火藥彈,海軍使用的是口徑二十毫米的無煙火藥彈。

如果按照後世的標準,這種武器應該屬於小口徑火炮,不過吳正義說它是機槍,它就是機槍。

二十毫米口徑的彈藥對付瓊崖生產的大型船隻可能有些困難,但是對付其他國家的船隻,一點問題都沒有。

機槍噴吐出的長長火舌看著都瘮人。

它的目標在被掃射之後,皆是面目全非。

四個字可以概括這種場面:

人船俱碎!

不是誇張。

重達一百零五克的鋼芯彈頭只憑借自身的巨大動能,便可以輕易擊穿半尺厚的橡木板,打在人身上,那場面只能用兩個字形容:嘖嘖......

能靠近鐵甲艦的都是艦炮懶得關照的小船,船上的人不說要有生還的機會了,連他們腳下的船都被打成了馬蜂窩。

好不容易突破機槍防線的高句麗船隻靠近到鐵甲艦邊上,準備發動跳幫戰。

然後他們就很尷尬了——自己貌似夠不到敵人的船舷呀!

鐵甲艦的水面上船體足有四米多高,高句麗水師用來勾住敵軍戰船的長勾根本夠不到鐵甲艦的船舷。

“用釘槍,先跟住它!”

跳幫戰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用釘槍將己方的船隻和敵船固定在一起,以獲得一個相對穩定的進攻平臺。

既然不能直接攀上敵船,那就用釘槍穩住腳下的船,用繩勾登船!

高句麗水師的戰法沒有問題,問題是他們不懂物理。

鐵甲艦噸位大,速度快,本身對於靠近自己的小船來說就是一個吸引力超強的黑洞,高句麗水師的小船被急於補充鐵甲艦航向排水的海水直接拍在了鐵甲艦的船身上,整艘小船瞬間破碎,船上的人也被捲進了船底,再也無法浮上來。

“沒文化真可怕!”

海軍官兵對於敵人找死的行為嗤之以鼻。

他們根本就沒有考慮過敵人小船近身的問題。

因為不需要。

只要鐵甲艦開動起來,只靠物理規則就能解決掉近身的敵人。

四艘鐵甲艦如虎入羊群,用機槍殲敵的效率可比艦炮高多了。

很快,它們的機槍射界裡就看不到敵人的戰船了。

四艘鐵甲艦用了差不多兩個小時就打穿了高句麗水師的數量龐大的陣型,與迎面趕過來包抄的友軍戰艦匯合。

許繼命令道:“全體都有,自由獵殺敵船,落水的敵軍戰後再救!”

此時高句麗水師的戰船陣型散開了,再搞集火炮擊已無必要,不如分散獵殺來的效率高。

艦隊各艦得到命令,分散開來,迎面又衝入了敵人的船隊裡。

此次出戰的海軍艦船一共有二十艘,其中鐵甲艦四艘,機帆船戰艦十三艘,補給船三艘。

原本三艘補給船隻是來打醬油的。

現在一看敵人如此弱雞,也跟著加入到了獵殺隊伍之中。

這場大唐與高句麗開戰以來規模最大的海戰整整進行了兩天時間。

沒辦法,海戰不是陸戰,茫茫大海上,又沒有對海搜尋雷達,敵人船隊散開之後,海軍的大部分時間都用來尋找敵人了,真正的戰鬥時間加在一起都不到六個小時。

但是不管怎麼說,海軍這次的戰果相當輝煌。

一戰殲滅高句麗水師三百多艘艦船,雖然大部分都是小船,但是殲滅和俘虜的敵人加在一起超過一萬的戰績誰都不能否定。

李世民和吳正義都給海軍發來了賀電。

海軍可算是在大唐露了大臉。

唐人也終於想起來,大唐還有海軍這一兵種。

對於一個農耕民族來說,海洋總是很遙遠的存在,海軍就更遙遠了。

除了幾個艦隊駐紮的軍港,唐人真的沒有幾個關注海軍的。

吳正義讓報紙大肆報道海軍的戰績和待遇,順便還發了一份招募廣告。

目前的大唐海軍中,近八成的人員都是瓊崖出身,這樣的人員比例構成有很大隱患,吳正義需要從大唐各地招募一批新鮮血液來改變海軍的人員構成,避免出現那種某一地人員把持海軍的情況。

大唐絕對不是那種只捱打不還手的性格。

李世民面對泉蓋蘇文在海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星空武皇

雨晴魚

末世掠奪商人

花與劍

回到清朝當皇后

二月初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