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頂望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章 瓊崖有朕三分之一,李二:我表弟過於給力,樓頂望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所謂盟約只是大唐在向頡利表達自己的態度罷了,順便出一口惡氣。

李世民也不會親自帶兵攻打定襄,更沒有興趣見頡利。

兩國不能一直處在戰爭狀態,議和還要進行下去。

李世民和心腹重臣們都清楚,大唐與突厥之間攻守相易是戰略態勢的轉變,並不意味著大唐現在就有能力徹底解決突厥的威脅,仗打到現在的程度已經是大唐的極限。

突厥是草原民族,居無定所,要想在廣袤的草原上找到他們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與突厥主力決戰幾乎不可能。

除非是大唐大規模的動員,不惜代價的派大軍進入草原一寸寸的掃過去才有可能徹底把突厥打殘,可也就是打殘而已,消滅他們便需要持續的大規模動兵。

以大唐現在的家底明顯經不起如此巨大的長期消耗,所以戰爭還是要儘快結束,等待大唐積累足夠的力量才能考慮一舉解決北方草原上的威脅。

李世民和朝中文武對此有著清晰的認知。

下了朝,李世民將房杜、長孫無忌、蕭瑀等心腹文臣及李靖、秦瓊、薛萬均等武將召集到御書房開小會,討論接下來對突厥的議和談判。

“頡利送來的議和條件諸位也看到了,都說說你們的想法。”

李世民正襟危坐,絲毫沒了方才在朝堂上的那種恣意。

房玄齡道:“陛下,看來這一仗並沒有把頡利打醒,他還以為大唐是他能隨意勒索的物件,臣以為,我們不妨敲山震虎,讓頡利明白現在的主動權在誰手裡。”

“房公說的有理,頡利打了敗仗還想向我們索取錢糧,臣看他是想瞎心了。”

杜如晦道:“臣看過頡利提出的那些條件,恨不得馬上殺到突厥牙帳砍下他的頭顱!”

頡利提出的議和條件確實過分。

明明是打了敗仗還用一副勝利者的口吻向大唐勒索大量的錢糧,甚至提出要大唐嫁公主於他來平息突厥各部憤怒的情緒云云。

簡直是不知所謂!

李世民用那份盟約來羞辱康蘇密就有這方面的原因。

朝堂上下讓頡利提出的條件噁心的不行,李二當然要懟回去!

房玄齡的話代表了朝中絕大部分人的想法。

杜如晦順著他的意思說了幾句,然後突然話頭一轉,道:“陛下,臣不覺得頡利是傻了,他提那些個條件應該有兩層用意。”

李世民抬眼,饒有興趣道:“克明有何見解?”

杜如晦道:“第一,頡利大敗,突厥各部損失慘重,頡利需要以強硬的態度來平息內部的怒火。第二,便是想要試探一下陛下的決心和態度,好讓他調整對大唐的策略。”

“不管頡利的用意如何,臣都贊成房公的提議,用實際行動來告訴頡利陛下與大唐絕對不會在關乎大唐利益的事情上妥協。”

杜如晦深吸一口氣:“臣建議,不管議和結果如何,請陛下立即發兵攻打定襄與朔方,一鼓作氣,解決掉梁師都與偽帝楊政道!”

李世民微微點頭,露出滿意的笑容:“卿所言甚合朕意,不拔掉梁師都和定襄,朕心難安呀!”

梁師都還佔領著雕陰、朔方、弘華等郡,時刻威脅著大唐關中的安全。

楊政道和蕭皇后建立的隋朝小朝廷更是噁心人,直接影響著李唐的正統性和合法性。

以前沒有動這兩個割據勢力是擔心引發大唐與突厥的大規模戰爭,現在情況不同了,突厥新敗,自顧不暇,正是一舉解決掉梁師都和楊政道的好時機。

就算是突厥想要派兵介入,那也是正中李世民下懷,他巴不得突厥人的主力露面,正發愁找不到他們呢!

頡利敢派兵,李世民就敢把他派出來的兵給吃掉!

馬上征戰慣了的皇帝就是如此自信、如此霸氣!

“藥師,你與兵部、民部商討一下,朕封你為定襄道行軍總管,薛萬均、薛萬徹為先鋒,劉弘基督運糧草,半個月後,十萬大軍兵發梁師都!”

“臣領命!”

“臣等領命!”

李世民與突厥人在關中大戰時,李靖還被關在家中,玄武門之變時他兩不相幫惡了李世民,突厥人敗走才被李世民給放出來。

李績、李道宗等人去了隴右,程咬金、秦瓊等人有傷在身,侯君集、張公瑾、牛進達等一票大將也脫不開身,不得不把李靖給請出來主持大局,連當初帶兵攻打秦王府的薛萬徹也被李世民從牢裡放了出來。

可見他一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星空武皇

雨晴魚

末世掠奪商人

花與劍

回到清朝當皇后

二月初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