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大軍來襲
樓頂望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章 大軍來襲,李二:我表弟過於給力,樓頂望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聲音不帶一絲感情,眾人卻是在其中聽出了洶湧的怒氣。
杜如晦起身一禮:“陛下,兵部已經發出調令,命蔣國公帶兵回援長安,太原方向,臣已將陛下親筆信傳於段志玄將軍,段將軍會從太原、晉陽等地帶兵回援。”
“另外,兵部給牛進達將軍傳令,從蜀中調兵兩萬入關中,調令也傳去了幷州、雕陰等地,張公瑾將軍會調集部分邊軍回長安。”
“按照陛下軍令,兵部於兩個時辰前派出快馬出城,通知關中各地折衝府整備兵馬,半月後,京畿之地將可彙集十五萬大軍。”
“半個月!杜克明,你是不是傻,突厥全部都是騎兵,十來天就能跑到渭水邊上了,半個月,半個月夠援軍給我們收屍了!”
杜如晦剛說完話,程咬金就嚷嚷起來了。
“陛下,咱們等不了半個月,況且我們就算能堅持半個月,等到的援軍也是以步卒為多,無法與突厥騎兵野戰,到頭來還是要堅守城池,城池我們保得住,可城外的那些百姓怎麼辦?”
程咬金急得直跳腳:“陛下,俺們可不能任由突厥人荼毒大唐的百姓!”
“程知節,莫要胡鬧!”
李績拉住程咬金,死死地把他按在自己身邊。
“這裡是朝堂,不是在天策府能任你的性子亂來。”
他小聲提醒著程咬金,讓他明白今時不同往日,秦王已經是天子,朝堂有朝堂的規矩,在朝堂上撒野是不給皇帝面子。
程咬金像是沒聽到李績的提醒,扯著嗓子喊道:“給俺一營兵馬,俺要拖住頡利,他想馬踏長安就要先從俺老程身上踏過去!”
“好,知節這樣的求戰心切,朕心甚慰!”
李世民沒有因為程咬金的無理而責備他,反而很是高興。
至少表面上他很高興。
作為皇帝,李世民清楚的知道大唐與突厥之間的國力差距,大唐要是拼命的話,結果只能是兩敗俱傷。
他相信頡利也清楚這樣的狀況,不會與大唐真的拼個你死我活。
頡利敢進攻大唐,無非是趁著大唐的皇位交接局勢不穩來撈些好處而已,也是吃準了他這個新皇帝不敢在這個時候貿然開啟國戰。
頡利的這一記打的很準,直接打到了大唐的軟肋上。
時間!
剛登上皇位沒多長時間的李世民沒有時間整合大唐的力量擋住突厥的兵鋒。
李世民已經想好了,只要是能讓頡利退兵,他忍下這口氣,付出一定的代價也不是不可以,大不了以後再找回場子便是。
但是程咬金的話卻是點破了他的心思。
那些被突厥人禍害的百姓。
人心啊!
不能保護好治下百姓就要失去人心。
失去人心,他座下的皇位也就沒有了意義。
程咬金不知是有心還是無意,都讓李世民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仗,要打。
要讓突厥人看到大唐拼死的決心。
人,要救。
要讓大唐的百姓知道新皇帝是在乎他們的。
可……要付出什麼樣的代價呢?
這個代價是自己能承受的嗎?
李世民心中甚是煩躁,他想靜靜。
“好了,軍情緊急,知節既然要出戰,朕便允了。”
他吩咐道:“承範,你與知節領監門衛三千為先鋒,發兵先行趕往武功以西佈防,務必拖延突厥人的行軍速度。”
“臣領旨!”
程咬金一聽自己又能帶兵打仗,沒有多想,立即領了皇命。
李道宗有些猶豫道:“陛下,監門衛乃是長安宿衛,分兵之後長安必然更加空虛,陛下與太上皇安危要緊,若要前去迎敵,臣請調集其他兵士前往,長安,不容有失啊!”
李績也出言道:“承範所言極是,陛下,長安之兵動不得,監門衛更是不能離開,陛下乃是我大唐根本,不容有失。臣請率刑徒軍前去,守城,刑徒軍足矣。”
兵力不足,情急的李績把主意都打到那些牢中囚犯的身上了。
薛萬徹能用一群囚犯攻打秦王府,他李績就能用囚犯來守城。
杜如晦和房玄齡也出來規勸。
長安本來兵力就不夠,現在突厥大軍來襲的訊息還未傳開,尚且能維持長安局面安穩,等到戰事的訊息散播開來,人心惶惶之下可就難說了。
長安之兵,只能增,不能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