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限購與身份驗證
樓頂望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5章 限購與身份驗證,李二:我表弟過於給力,樓頂望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一百五十五章
長安的最新糧價是鬥米一百文,鬥麥八十文,鬥黍七十文,其他雜糧最低的也要六十文每鬥。
而武德三年仗打的最激烈的時候,長安的糧價也不過就是這樣一個水平。
這樣的價格相較於長安百姓的收入而言堪稱是天價,與奢侈品也沒有什麼區別了。
糧食漲價影響最大的除了無地少地的農戶,便是那些住在城中的百姓。
他們沒有地,所有的吃食都要花錢購買,可以說長安的百姓是在靠著救濟活著。
往年就算是有災荒,糧食的價格也沒有今年這樣離譜,何況瓊崖和洛陽還在不斷向關中輸送糧食?
今年的糧價之所以漲的離譜,根本原因是世家在和皇帝掰手腕。
世家人摸準了外部的糧食沒有辦法及時運進來,而今年的新糧收穫之前關中的糧食缺口會很大,一早就把市面上的糧食搶購一空了,把這個糧食缺口人為的擴大了很多,進而把糧價翻了幾番。
他們不僅想要藉機大賺一筆,還想逼迫皇帝出讓一部分利益,尤其是吳正義出現給他們帶來了太大的壓力,他們迫切的想要穩住己方的優勢來對付吳正義。
但是他們沒想到皇帝死活不低頭,一直在用國庫和自己私庫裡的錢糧苦苦支撐,局面便僵持了下去,導致他們推高糧價之後反而是有些騎虎難下了。
眼看新糧要到了收穫的時候,他們降價也不是,不降價也不是。
《貞觀報》上的訊息一出,長安的百姓高興了,興高采烈的去李氏商行在各坊的店鋪買糧食,世家人控制的大糧商卻是傻眼了。
他們最擔心的就是糧食價格崩盤,因為他們收購糧食的成本比李氏商行的售價還高。
他們坐不住了,紛紛找到自己背後的金主商量對策。
盧氏大宅中,幾大世家的代表再次聚集在一起。
盧正開門見山:“諸位,李氏商行是從哪裡冒出來的?雖然他們要賣的糧食不多,但卻是在挑釁我等,諸位可有辦法整治?”
“管他是哪裡冒出來的,敢壞我等的大事,這個什麼李氏商行就該死!”
崔林惡狠狠說道。
其他人點頭附和。
王玫卻是說道:“內帑傳來訊息,皇帝手中的糧食最多再有一天便要見底,我等已經把話傳給了皇帝,此時出現一個搗亂的,某看這個李氏商行就是皇帝搞出來安定民心的東西,就是我等不動手,李氏商行又能有多少糧食可賣?”
“那些糧商就是沉不住氣,一點事情就大驚小怪。”
崔道搖頭反駁:“王兄此言雖然在理,但是我等也不得不防呀,別忘了,皇帝身後還有個吳正義呢。”
“瓊崖侯府可不缺糧食,那三百多萬擔糧食有近半已經到了運河上,雖然往關中各地調糧還要不短的時間,但是那些糧食總歸會到的,我等還是要小心一些。”
“那你說該怎麼辦?”
王玫感覺自己失了面子,有些不爽道。
“老辦法,派人把李氏商行的糧食買光,他們賣多少我們買多少!”
崔道咬牙道:“只要現在的糧價再維持半個月,皇帝一定扛不住!”
鄭經不滿道:“哼,半個月新糧都收到倉裡了。”
王哲提出了不同的意見:“要我說,直接想辦法截斷洛陽到長安的糧道最有效,就算是新糧收穫,大部分的新糧還是在我們手中,我們不賣糧,皇帝還能明搶?”
“釜底抽薪,王兄好計策!”
盧正對眾人道:“小心無大錯,不管皇帝有什麼手段,只要他手裡沒有糧食,優勢便在我。”
“買空關中的糧食不難,難的是如何截斷糧道,廣通渠乾的差不多了,過不了運糧的躉船,陸路上我們需要一個好的理由。”
眾人齊齊點頭,開始了頭腦風暴。
與此同時,李氏商行分佈在城中的二十多家分號開始出售糧食和油鹽醬醋、布匹等生活必需品。
各處分號一開門,立刻引來了大批的百姓前來購買糧食。
商行掛出了“每人每日限購一斗,購糧請出示身份文牒”的牌子。
前來購糧的百姓當時就不樂意了。
“買個糧食而已,又不是出門遠行,要的哪門子身份文牒!”
“是呀,俺的身份文牒丟了怎麼辦?”
在百姓的抗議和責問聲中,商行的夥計解釋道:“要各位街坊鄰里出示身份文牒是我們不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