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頂望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1章 蕭後歸唐,李二:我表弟過於給力,樓頂望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吳正義的《兵車行》和《阿房宮賦》簡直就是在給正愁著噁心皇帝的人遞刀子,皇帝不鬧心就怪了。

翌日一早的朝會上,這兩篇詩文就出現在瞭如海的勸諫奏疏中,成了朝臣抨擊皇帝的有力論據。

御史臺的御史和世家官員像是打了雞血一樣,把皇帝組建新軍的事情給拉出來鞭屍了。

本來這件事在李世民的強勢威逼下已經成了既定事實,兵部和民部達成一致,一個出錢一個出人,就差蘇定方到來就能正式開始練兵了。

可是吳正義的《兵車行》問世,讓一些人誤認為吳正義是不贊成皇帝組建新軍的。

既然吳正義都以詩言志了,一直反對皇帝執掌私軍的言官還能錯過好機會?

自然是要皇帝收回成命。

他們的理由無非是節省軍費休養生息之類的陳詞濫調,只不過把吳正義的詩搬出來之後便顯得更有說服力了。

李世民將反對組建新軍的奏疏全部留中不發,打包準備送到國侯府去,讓吳正義看看他搞出來的爛事。

修建大明宮的事情其實還沒有影子,李世民只是找禮部和工部詢問過一些宮殿修繕的問題,不知道是誰把訊息傳出去的,以訛傳訛之下,到李綱耳朵裡就成了皇帝要大修宮室。

李世民看到言官奏疏中的激烈批判之語,當時就有點懵,弄明白事情的來龍去脈之後覺得很冤。

所以他處理相關奏疏的時候就很硬氣。

凡是上書反對皇帝大興土木的人都被罰俸一月。

他給出的理由簡單粗暴:“朕沒做過的事不要往朕頭上扣,誰敢再拿捕風捉影之事到朝堂上說,就去南洋開荒種地!”

李世民也是氣急了才會有這樣的反應。

他又不是敢做不敢認的慫包,但是拿完全沒影的事往他頭上扣就不是他能忍的了。

但是下面的人並不買賬,還引用吳正義與李綱的原話來證明皇帝欲修造大明宮確有其事。

朝會在皇帝的震怒中不歡而散。

李世民氣勢洶洶的到了國侯府,把賴床不起的吳正義給揪到了院子裡,質問他,大家分明是友軍,你為何突然就叛變了。

迷迷糊糊的在小青的服侍下擦了一把臉,吳正義正要撒一下自己的起床氣,見是李世民滿臉憤慨的站在自己跟前,到嘴邊的髒話變成了親切的問候。

“表哥真是勤政典範呀,這麼早就開完朝會了?”

“正好,弟弟我讓老張做了胡辣湯,工作之後來一碗,美滴很!”

李世民忍著扇他大耳刮子的衝動,問道:“你給朕解釋解釋,《兵車行》是怎麼回事?”

“大明宮又是怎麼回事,朕什麼時候說過要修大明宮了?”

“呃......表哥是說昨天的事呀!”

吳正義請李世民坐到院中的石凳上:“我不是說了嘛,《兵車行》和《阿房宮賦》是為了滿足讀書人和御史言官的道德優越感,他們一定是斷章取義了,那些不要臉的最喜歡做這種事情了。”

“你說的輕巧,滿足他們的道德優越感,新詞在你嘴裡一套一套的,但是你有考慮過朕的感受嗎?”

李世民沒好氣道:“你率性而為,他們不敢來你這裡鬧事,卻是敢指著朕的鼻子罵朕昏庸。”

“朕不管你用什麼辦法,必須讓新軍順利成軍。”

吳正義不解道:“新軍的組建就是瓊崖侯府和表哥主導的,他們哪裡來的膽子反對?”

“表哥,你不會真的要把新軍當成私兵吧?”

“哼!朕沒你想的那麼不懂大局!”

李世民訓了吳正義幾句,接著說道:“主要是朝中並不知道你是新軍的發起人。”

“瓊崖侯府已經有了侯府衛隊和瓊崖水師在手,如果再把手伸到新軍之中,不免會引起麻煩,朕便沒有讓玄齡和克明對外透露訊息。”

吳正義撓撓下巴,說道:“這種事藏不住,也沒必要藏,新軍的指揮權又不在侯府,是直屬表哥的,任誰都說不出什麼來。”

“問題的關鍵應該在軍費上吧?朝廷出錢給皇帝養私軍,是我我也不樂意。”

李世民點點頭:“當初玄甲軍的軍費是阿耶讓兵部撥付,隸屬皇帝親兵,後來朕從兵部收回了玄甲軍的指揮權,兵部就不願意再撥付軍費了。”

雖然李世民說的很含蓄,但是吳正義還是明白了他的意思。

皇帝與世家的博弈還在繼續。

他說道:“新軍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星空武皇

雨晴魚

末世掠奪商人

花與劍

回到清朝當皇后

二月初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