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太妖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5頁,猞猁創業日常+番外,江湖太妖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承諾好給每個分部落的種子之後,空間裡的糯米也成熟了。糯米除了可以當糧食蒸飯飽腹之外,也能做不少吃的。寧斐作為北方人,最長吃的糯米食品就是粽子切糕和元宵年糕這種只有在節假日才能吃得到的食物。當然,在人民生活富足之後,哪怕不是節假日也能吃到這些點心了,只不過他總是覺得只有在相應的節日裡吃到的才是味道最好的。還有一種用糯米做的小吃就是麥芽糖。糯米曬乾脫殼磨成細粉,麥子放在罐子裡發芽,等到麥芽長出一定的長度之後就用鐵鍋熬出糖漿,裡面加上一定比例的糯米粉,等糖漿煮的濃稠了就倒出來稍微降溫,然後把黑紅色的糖漿拉扯成金黃色的糖。扯好的糖裡揉了炒熟的核桃碎和花生碎,再切成小塊,裹了炒熟的黃豆粉晾涼,吃在嘴裡又香又甜,比紅糖要好吃多了。剩下的糯米粉則用來包元宵和年糕,當然他說的年糕和南方的那種年糕不一樣,北方的年糕也稱之為粘糕,因為用了糯米粉,所以粘性非常大,和好的糯米粉搓成窩頭的樣子,上面裹幾枚大紅棗放在鍋裡蒸熟。蒸熟的年糕又熱又燙,用筷子戳了,一邊吹一邊咬著吃,紅棗的甜味與糯米在口中混合成了令人欣喜的口感,要不是這東西不好消化,獸人們一頓就能吃掉一大盤子!放涼的年糕就十分堅硬了,這時候用刀切成片在油裡煎熟,就變成了另一種美味的食物。部落裡雖然沒有粽葉但是卻有不少竹葉,竹葉挑寬的長的撲在蒸籠上面,上面一層糯米一層紅棗,鋪三四層之後上鍋蒸,蒸熟的切糕不但有著紅棗的甜還有竹葉的香,就算放涼了也異常美味。這些食物和半成品同樣被寧斐分去了幾個分部落,讓他們過了一個甜美的雪季。老石頭在品嚐過這兩種作物做成的成品之後,就開始盤算著開春要種多少了。如今部落裡已經開了一百多畝地,收穫的糧食不但足夠自己部落食用,還可以分給那些正在建設的分部落一些。在糧食富足的時候,獸人們就開始追求更高一層的東西了。比如說精神層面的。如何給麻布染出漂亮的顏色,做出漂亮的衣服;如何燒製出好看的陶瓷吊墜好掛在脖子和衣服上,或者做成風鈴;如何將食物做成更加美味的佳餚,可以讓自己吃的更多一些。文明的發展就是建立在豐衣足食上面,寧斐的部落如今已經到了這個層面。而且獸人們不但對這些有了渴求,他們對識字也積極了不少。因為清閒,牧雲楚寫了不少有趣的小故事,沒事兒就去給那些小獸人講故事。來聽故事的不止是小獸人,很多成年獸人也十分喜愛。他們從這些故事裡似乎看到了比這個部落更加廣闊的天空,那些未知的地方讓他們有了更多的嚮往。為了自己能看懂這些故事書,獸人們不約而同的來到了寧斐這邊,要求學識字了。日子一天天過去,轉眼到了年關。寧斐和整個部落的人集體動手做了許多許多好吃的,其中一大半分給了那些分部落,和來年的種子一起被兩隻金雕夫夫花了好幾天才送完。部落裡的人今年多了不少,無疑是個熱鬧的年。可是寧斐吃完年夜飯回到房間裡,那種孤寂感瞬間襲遍全身。他摸了摸床上厚厚的皮毛,嘆了口氣。再柔軟溫暖的皮毛都抵不上寧徵軟軟的肚子讓他有那種舒適的感覺,寧徵走了不到兩個月,可是他覺得似乎已經過了很長的時間了。這簡直就是度日如年的標準範本。部落裡時不時的傳出小獸人們嬉笑的聲音,他們纏著自己的父母或者養父母,讓他們一遍遍講著自己已經聽過許多遍的故事,似乎每一次聽都會產生新的疑問和新的笑點。小獸人們開始盼望著自己長大,和那隻姓孫的獸人一樣帶著兄弟們翻高山過大河,去另一個地方看看那邊的獸人是怎麼生活的。是的,為了避免小獸人們總是對猴子和豬提出疑問,牧雲楚被迫修改了西遊記裡面的人物設定。不過這樣反而能讓獸人們更快的接受了這個故事,並且聽的津津有味。一牆之隔的牧雲楚正在給兩隻小金雕講一休哥的故事,這兩隻小金雕如今成了部落裡最受歡迎的幼崽,因為他們每天纏著牧雲楚講新故事, 遲歸的旅人三年時間說長不長, 說短也不短了。這三年裡, 部落裡又接收了幾撥前來投奔的獸人。這些獸人基本上都是拉家帶口過來的, 帶頭的獸人身上掛著個竹筒, 裡面塞著一卷獸皮。獸皮上的字跡有些模糊,大致說了這些獸人的情況, 那四仰八叉的筆畫一看就是寧徵的傑作。部落裡的田地增加到了兩百多畝, 房屋一百多棟,常住人口三百多名,儼然成了一箇中型的村鎮。而且不但有了房屋, 村子裡還蓋了一座神廟,神廟裡供奉著獸神的石像。石像上塗抹了簡單卻又豔麗的顏色,脖子上掛著好大一串玉石磨成的珠串, 給人的視覺衝擊力相當強悍。石像是牧雲楚帶著老石頭和其他幾個獸人一起雕刻出來的,兩米多高的石像用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他小說相關閱讀More+

沒種你就滾+番外

寒梅墨香

穿成基德,我在柯南攪風攪雨

除卻君身三重雪

頂流他非要跟我談戀愛[娛樂圈]

西瓜都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