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頁,藩王每天都在上淘寶,張小一,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崔同簡直了兩遍也沒簡直出個所以然,最後索性一躬到底:“殿下此舉真是大善。”謝景安看著激動不已的崔同,彷彿看到了知曉訊息後滿臉歡慶的治下百姓,臉上的笑容也不由自主的多了些,伸手虛扶了崔同一把讓他起身,語帶揶揄的道:“你方才還吵著嚷著要讓本王給你指派差事,這差事可不就來了?本王見你雖年歲不大,但辦事穩妥,欲將百姓招工一事交與你去辦,你可有信心做得?”“做得,自然做得,”崔同驚訝過後生怕謝景安會改變主意,連聲道:“屬下跟在殿下身邊幾年,何時將差事辦砸過,殿下就放心吧,屬下一定將此樁差事辦妥,不負殿下所託。” 輿論人才這日半下午,莫州的平靜很快被順王府疾馳而出的幾匹快馬打破,四匹快馬駛出王府後化為四隊分別奔向東南西北四個城門,到得城門處的佈告欄後,騎馬的扈從下馬三兩下就將崔同親自研墨撰寫的招工佈告張貼。佈告張貼後很快引起了城中百姓的注意,不過片刻功夫,佈告欄前後就被聞訊趕來的百姓圍滿了。雖說圍觀百姓多是不識字的,但大家還是熱烈的討論起來。“這又是張貼的啥?該不會是順王殿下新頒佈的政令吧。”“我看不是,若真是政令,怎麼會沒有官差宣讀。”“說的是,上次頒佈開田的政令還有一個大人宣讀嘞。”“莫不是要加賦稅?”“胡說,順王殿下才頒佈了開田令,還免三年賦稅,怎麼會在這個當口突然要加稅。”百姓們三言兩語議論了半晌,才有一個讀過些書識得些字的老者激動道:“不是政令,是順王府招工的佈告,要招一百身家清白,身體康健的青壯。”聽說是招工,圍觀的百姓頓時譁然。“招工?真的假的,別是你這老丈在誆人吧。”“說的是,偌大一個順王府怎麼會缺人用。”“那可說不定,順王從前住在長安,自然不缺人用,可如今來了莫州,總不能將整個王府的人都帶來,依我看那老丈不像在說假話,說不得真的是順王府招工。”“那招工為何不招侍候的奴婢,只招青壯?”“你管順王是招奴婢還是招下人,只要招人就是份好差,能在王府當差,一個月該有多少工錢。”“好差是好差,只是不弄明白這招工是做甚,心裡總是沒著落。”“這大哥說的在理,我聽從長安來的商賈說,順王在長安時常與人打鬥,還將來朝拜的蕃國王子打斷了一條腿嘞,若是我招了工,順王殿下看我眼不順要打斷我的腿可如何是好,那我這一大家子可不用活了。”說話的是個剛二十出頭的憨實漢子,說這話的時候一臉愁苦,對順王府招工一事頗為心動,可想起曾聽說過的一些傳聞,又忍不住有些退縮。漢子說完,人群靜默了片刻,先前說話的老者氣憤的斥道:“你從哪兒聽來的一些渾話,就在這裡混說,別人不清楚,我們還能不清楚?順王殿下一到莫州就釋出了這等善政,讓我等一夜之間多出幾十畝地,還免了三年賦稅,你也不去別的州打聽打聽,除了順王殿下治下的十三州,哪裡還有這樣天大的好事,我等受了順王殿下這般大的恩澤,不感恩於他,反倒在此處宣揚那些瘋話,枉你看著一副人樣,卻是這等狼心狗肺之人,老朽真是羞與你同站一處。”老者這一番疾言厲色不可謂不重,漢子被斥的面紅耳赤,吶吶了半晌也不知如何辯駁,最後還是漢子的同鄉打圓場:“這位老丈莫惱,我這同伴只是人愚笨些,並不是那等不知恩的惡人,他也是聽了那些胡言亂語,這才問的多了些,還請老丈原諒他這一回。”漢子的同鄉好聲好氣的賠著笑臉說了半晌,老者才消了些氣,冷哼一聲道:“罷了,看他面相憨厚,也不像什麼忘恩負義之人,老朽就放過他這一回,只是他以後要小心說話,若是被官差聽了去,可就不像老朽這麼好說話了。”漢子這才有些後怕,忙紅著臉謝過老者。這樣說了一通,其他百姓也擔憂心頓去,紛紛問起老者該如何去招工。老者依著佈告上所寫一一答了,百姓們爭先恐後道謝,那漢子的同鄉道:“老丈這般深明大義,又知禮懂節會讀書識字,何不同我等一同前去順王府招工?依老丈的本事,說不得還得了順王青眼,許個官職嘞。”老者被漢子一番話說的臉頰緋紅,擺著手惶恐道:“不敢不敢,順王殿下貴為藩王,麾下豈會缺讀書識字之人?就我這點本事,就不去丟人現眼了。”“老丈太過自謙,”那同鄉又勸道:“不過是試上一試,即便不成也不會少塊皮肉,若是成了,那老丈以後可就是官身了。”老者被漢子同鄉說的有些意動,那同鄉也是機敏之人,見狀再接再厲道:“我是個泥腿子,不懂許多大道理,但也知老丈昔年讀書也定是為了日後有一天能為百姓做實事,如今好不容易有這等機會,老丈萬萬不可錯過。”老者聽了這話,這才猶豫著點點頭,道:“這位鄉親說的對,我等苦讀十數年,為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