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9頁,藩王每天都在上淘寶,張小一,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還能是什麼東西,你們沒聽傳聞嗎?殿下領著工匠造出好多稀罕東西哩,聽說這些奸商爭著搶著要從殿下手裡買,不然會那麼大方運來這麼多錢?”“難怪有這麼多馬車,殿下可真有本事,要是我也會造東西就好哩。”“你個憨小子,還想跟殿下比,殿下多聰慧的人,是文曲星下凡,你就別惦記什麼稀罕東西了,還是趕緊長一長,好到殿下的工坊裡做工,殿下的工坊不止發工錢還包一頓飯哩,那麼多的工錢,幹不了幾年你就能蓋屋子娶上一房媳婦了。”“我才不去工坊裡做工,我要去參軍,當殿下手裡的兵,林將軍已經帶兵出發去剿匪了,聽說剿完匪回來殿下要設慶功宴呢,我還從沒見過殿下,等我長大了我也要去剿匪立功,這樣我也能見到殿下了。”“你這個混小子,當兵有什麼好,還不如在殿下的工坊裡做工,俺有一個侄子就是在工坊裡做工,聽俺侄子說,在工坊裡幹好了一樣能見著殿下,憑手藝就能見殿下的事,你幹啥非要上趕著賣命。”“光有手藝有什麼用?又沒好看的衣裳穿,你看那些老爺兵,衣裳好看,腰上還挎著刀和那怪模怪樣的武器,看著就威風,我才不做工,我就要當兵。”站在街邊的百姓興高采烈的議論著這難得一見的熱鬧場面,唯有兩個身著青袍,外披氅衣的年輕人靜靜聽著不曾言語,半晌兩個人對視一眼,一個更年輕長的和善些的青年對身旁一老漢道:“這位老丈,學生方才聽老丈說這些馬車是因順王的緣故,不知這順王是開了什麼工坊,又做出什麼東西,才讓這些商賈千里迢迢運來這些銀兩採買。”老丈正與八歲的小孫子爭論的面紅耳赤,陡然被這年輕人打亂,不禁有些怔愣,又見年輕穿的乾淨厚實說話彬彬有禮,便知這年輕人定然出自殷實人家,還是個讀書人,不由得有些緊張,手腳也不知怎麼擺了,嚥了又咽口水才有些忐忑的開口:“俺就是個侍弄田地的莊稼漢子,當不得小郎君的稱呼,小將軍喊我李老漢就是,至於這馬車,的確是順王殿下引來的,聽說順王殿下如今已經開了十來個工坊,有做酒的,有做那帶著香氣的胰子的,還有什麼窩窩煤,好聞的香露,聽說殿下還讓人制出琉璃了,一個比一個值錢哩。”酒,胰子,香露,琉璃,還有什麼煤?順王不過至封地才幾個月,竟然製出這麼多東西。青年大感意外,忙謝過老丈,便轉頭與同伴交匯了一個眼神,隨後逆著人流擠進一個人流比較稀少的小巷,低聲說起話來。年輕些的青年道:“看來恩師所言不虛,這個順王果然是在韜光養晦,這些東西一聽就不是一日兩日能制好的,只怕順王早在長安之時就讓人悄悄弄了方子,只等之藩後就大展拳腳。”另外一位青年道:“嚴弟所言有理,怪道恩師如此推崇,這順王果然有明主之相,只是光憑百姓三言兩語有些偏頗,你我二人還是在城中再盤桓幾日,觀察一番再去拜見恩師。”姓嚴的青年點頭應道:“愚弟正有此意。” 可惜莫州的百姓看熱鬧像是過年一樣, 可謝景安連帶整個王府的屬官宿衛扈從就沒這份閒心了。先前姚斌運來銀糧等物他們尚且能應對自如, 一是秦總管調派妥當, 二則是隻有一家, 雖忙了些卻還不至於手忙腳亂。可這回不同了, 也不知這些世家們是不是商量好的,竟是運往長安的車隊才出發沒幾日, 這些車馬就連成線的緩緩而來,嚇的守城衛的軍士以為是出現了什麼大批流民,還是謝景安算著其他世家的車隊也該到了, 這才讓守城衛一干軍士放下心,沒有將城門關閉。一連忙了好幾日, 秦總管才帶著王府能識字,會算數的扈從將世家們運來的銀兩布匹等物點算清楚,趕在世家們等的徹底失去耐心之前, 捧著賬冊報與謝景安。謝景安這些日子也實在厭倦了與這些世家笑裡藏刀, 假意周旋,一聽秦總管竟將一應銀糧點算清楚,忙不迭的將人請進來,不等秦總管行禮就免了他的禮讓他在下首坐下, 接過大致翻看了一遍, 感嘆道:“多虧有秦總管相助本王,不然這麼紛繁的事務, 即便本王不眠不休幾日,也休想打理清楚。”一連冷淡的秦總管聽到順王這幾句誇讚的話頗為受用, 嘴角不由自主的往上翹了翹,謙虛道:“殿下謬讚,這些事務本就是小的分內之事,當不得殿下如此誇獎,如今一應既然已點算清楚,殿下是否要召見諸位世家,將貨物交接,好將人打發出去還王府一個清淨?”聽到貨物二字,謝景安的眼皮頓時重重一跳,只覺扯得頭皮都疼了,輕咳了一聲,肅然道:“本王正有此意,只是先前原料短缺,貨品種類又多,如今看著十好幾個工坊,卻規模不大,還有好些是新建的,工坊裡的青壯也有一大半是新招的,每日製出來的貨物並不多,再者,姚員外幾日前取走一批,本王送節禮上長安又拿了不少,現下剩下的頂多也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