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3頁,藩王每天都在上淘寶,張小一,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康平帝如何都沒想到到這個時候太子還要這般開脫,甚至倒打一耙,不禁愣在當場,氣的險些背過氣去,好不容易在身邊內侍又揉胸口又拍背的順過來,正要指著太子再訓斥一頓,就聽外面宮人忽的高聲道:“啟稟殿下,莫州送來八百里加急文書,陛下可要現下看?”八百里加急文書,又是莫州來的,康平帝自然要看,當下顧不得生氣,就身旁內侍喚了一聲送進來。康平帝原以為是邊關戰事有變,亦或者是請功的文書,不想開啟後先是厚厚一沓禮單,而後才是一道奏摺,聲情並茂的敘說了對他和惠妃以及康安的思念之情,請康平帝准許他回長安探親。 大禮有那麼一瞬間, 康平帝是意動的, 尤其是附上的這一份厚厚禮單, 康平帝雖不知曉平州這一戰有多少戰利品, 可光看這份禮單, 沒有給他八分, 也給了六七分。他那麼多兒子裡,還沒有如此懂事事事都想著他的,因此康平帝哪怕還因太子對他心有怨氣, 在這份文書和禮單之下也灰飛煙滅的渣都不剩,幾乎猶豫都沒猶豫, 就這麼鬼使神差的答應了。直到批覆的文書都出了長安, 康平帝才驀然反應過來,生恨自己幹了這麼一件蠢事, 只是文書已出長安, 他也不好再派人叫回來,只在心裡暗歎著, 這麼個煞星迴來, 只怕本就不安穩的長安城更動盪了幾分,看來是要多去看惠妃幾回了, 只盼著這小子雖混, 卻還能像以前一樣聽惠妃的話, 不然這滿長安城上下,還真沒能壓的住他的人,總不能叫自己這個皇帝親自出馬, 而且順王才立了功,轉頭就叫自己訓斥了,傳出去還當他苛待功臣,他雖是對那些個五大三粗的武將不看重,可也不能在這個關鍵時刻寒了這些功臣的心。康平帝在宮中心情複雜又暗暗祈禱著,可遠在莫州的謝景安接了批覆的文書卻十分高興,他彼時換了一身常服正帶著從長安千里迢迢前來宣旨的亓王在莫州城裡閒逛,一聽到這訊息,什麼也顧不得了,當下拉著亓王就回了順王府,叫人將他身邊得力的人都喚了過來,開始一一交代。因魏長史與劉主薄陪著他離開長安時都是拖家帶口的,即便有留在長安的也都是些親戚,回不回不打緊,再者這一趟又不是去打仗,也不做什麼危險的事情,因此待人一到齊謝景安就道:“本王這趟回長安省親,劉主薄與魏長史就不必陪著本王去了,二位勞苦功勞,在本王不在的這些時日就幫本王多看著些,至於其他人……”謝景安沉吟了一番,逐一點了名,“姜統領也不必去了,有林將軍在,又是在大周朝的國土上,想來也沒什麼不長眼的敢來招惹本王,沈衛陪著朕一起,再加上崔同以及劉主薄的兩位學生,足夠本王驅使了。”說著謝景安揮揮手,打斷他們欲勸阻的話,斬釘截鐵道:“此事本王心意已決,諸位就不必再勸了,這就下去該做什麼做什麼罷,魏長史留一留,本王還有些許事宜要問你。”謝景安的脾氣,眾人也都瞭解了,大事上向來說一不二,再者回長安的確不是什麼危險事,劉主薄等人猶豫再三,到底沒有開口勸,躬身行了一禮,陸續的退了下去。魏長史留了下來,林言他也沒讓走,招招手讓兩人坐的離他近些,謝景安才一邊吃著茶一邊道:“邊關一場戰事,將本王許多計劃都打亂了,不過好在有驚無險,因禍得福,但方忠一案卻是不能再拖了,既然魏長史已查了個清楚,又與太子有關,這案子自然不能在本王的封地審,依本王看,乾脆將方忠以及一干人證物證帶回長安,讓刑部主審,父皇定奪如何?”謝景安說著又想起了林家的案子,忍不住冷笑一聲,道:“本王原本此番還在頭疼該如何給太子添些麻煩,好叫他日子過得精彩一點,不想本王還沒想出主意,就有人送到本王手裡來,說到底還是太子其身不正,這才一樁又一樁的禍事找上他,若是讓他知曉本王此次回長安還帶了那麼多對他不利的罪證,也不知該多生本王的氣。”想到太子要倒黴,謝景安本就甚好的心情又高興了幾分,林言已經習慣了他這幅模樣,倒沒覺得什麼,魏長史就有些一言難盡的看了謝景安片刻,嘆道:“微臣知曉太子對殿下多有為難,殿下心中不忿,可私底下心中想想就罷了,面上是萬萬不能說出來的,不然若是傳到聖上或是太子耳中,只怕又要惹來禍端。”“這不就是私底下嗎?”謝景安不在意的擺擺手,“本王也就是在你們面前說說,在外頭自然不會提起半個字,魏長史放心就是。”對著這樣有些任性妄為的謝景安,魏長史如何能放心,正要再規勸幾句,提議帶自己也回長安,就聽謝景安打發他道:“明日一早本王就啟程,魏長史還是快些下去將人證物證等準備齊全罷。”謝景安都趕人了,魏長史自然不好強留,只得將欲出口的話又咽了回去,欲言又止的看了他片刻,嘆息著退出去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