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0頁,藩王每天都在上淘寶,張小一,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更何況他還隨著父親流放千里,接連失去父親兄長,謝景安簡直無法想象他當時是怎麼熬過來的,換位思考一下,若是他自己,只怕早就撐不下去了。謝景安想著想著不禁又想到了 嘴仗因訊息來的太急, 不等太子細細思索找兩個人商議一番, 就收到了康平帝廣請朝臣們進宮的訊息, 於是他雖從心裡到口上都反對了康平帝欲給順王的賞賜, 但真要問他意見, 還真說不出個子醜寅卯來。只是康平帝都這樣問了, 太子不答也不行,心念急轉之間,太子忽的靈機一動, 想到了法子,急急的控制好自己的神情, 假裝一副從容的模樣淡淡道:“兒臣以為, 三皇兄立下如此大功,自然該賞, 只是賞也要按著老祖宗的規矩來, 驟然換封地是不妥,畢竟三皇兄才之藩不久, 剛將封地治理出個樣子, 這個時候若給他換封地,那先前那些百姓該怎麼辦呢?兒臣認為, 換封地不行, 但擴封地還是可以的, 如今三皇兄的封地只有河北道的十三個州,父皇大可將河北道剩下的州也賜給他,若是嫌賞賜太輕, 河東道也可封給他。”這主意聽著算是厚賜,但仔細想想,仍比不得順王立下的功勞,還有些敷衍打發的意味,康平帝原就有些不大高興,如今一聽,更是皺起眉頭,正要張口駁斥,就聽太子搶先一步又道:“再者三皇兄年紀也不輕了,早就到了該娶妃的年紀,從前不曾娶親是三皇兄還未曾定性,而今三皇兄已之藩,又立下如此大的功勞,論情論理,父皇都該賜他一門極好的親事,父皇意外如何?”先前的主意有些餿,後面的主意倒說在了點子上,康平帝原本臉已經沉了下來,待聽完這些話後,神情就變成了深思。太子見有戲,急忙趁熱打鐵,又道:“據兒臣聽說,呂尚書尚有一名幼女未曾出嫁,今年正好及笄,長的是花容月貌,又知書達理,自小就跟在呂夫人身邊學習如何打理家事,讓三皇兄娶她為妃,不正合適?三皇兄就缺一個能讓他沒有後顧之憂的王妃。”太子這話一出,康平帝有些意動,呂尚書卻鬍子一抖,直接黑了臉,這哪是說親事,這是要推自家女兒進火坑啊,長安城裡誰不知道順王是個什麼性子,連重臣和皇子都敢打的人,還指望他憐香惜玉不成?他若是真嫁了女兒,只怕不出一年,就見不著人了。呂尚書越想越害怕,彷彿遇見到了白髮人送黑髮人的場景,眼圈都紅了,這個女兒可是他的老來女,是他跟夫人都捧在心尖上的,若他真答應了,別說自己的良心過不過得去,首先夫人那一關就是過不去的,說不得還等不到女兒出嫁,他就要給自己準備好後事了。呂尚書心裡瘋狂搖著頭,面上也露出為難之色,上前一步正要堅定但委婉的拒絕,就見從踏入大殿起就一直做壁上觀的楊太師忽的上前一步,一躬到底,滿臉悲憤的道:“啟稟陛下,臣有本要奏。”楊太師是個文人,還是個不愛爭權奪利的文人,平生所好就是收藏古籍古畫,指點人讀書,若非大事,不會輕易進言,因此康平帝一見他這幅模樣,頓時神色一凝,坐姿也下意識端正了許多,看著他點頭道:“愛卿有何事要奏,一一道來,朕自會為你做主。”按理說楊太師身為太子的老師,不會對太子做什麼不利的事,可不知怎麼,太子看著這幅模樣的楊太師,忽的心裡發毛,背後也迅速的躥上來一股寒意,他下意識的想要說些什麼阻止,卻見楊太師像是早就料到似得,搶先開口道:“臣要彈劾劉家,還要彈劾太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